央广网平潭5月7日消息(记者龚雯)近日,福建平潭“蓝眼泪”迎来爆发期,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海边观赏。“五一”假期,当地村民在海边售卖石头,“小的一元,大的三元”,现场不少游客购买这些石头,将其投掷到海水中赏玩“蓝眼泪”……这一行为引起网友讨论。

适宜在夜间观赏的“蓝眼泪”,实为海洋浮游生物——夜光藻和海萤等大量繁殖聚集,受到海浪拍打、划船等强烈扰动时,细胞内的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呈现出浅蓝冷光的现象。

平潭“蓝眼泪”(央广网发 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记者看到,赏“泪”群众时常拨动水面激起“泪花”,或用杯瓢等工具,甚至投掷石子激发“蓝眼泪”的蓝光。

对于往海中扔石头“暴力”赏“泪”的行为,不少游客评论表达着担忧。5月7日,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文体局、资源生态局、综合执法应急局、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联合独家回应央广网,解答此事件的处理结果、现象分析和后续规范性举措等群众热切关心的问题。

记者:对于游客纷纷往海中投掷石头的不文明现象,平潭相关部门已立即赶往制止。具体做了哪些方面举措?作为东道主,平潭如何引导游客文明“追泪”?

平潭旅游与文化体育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吴运平表示,了解到游客网络反映的村民在澳前村澳前渔港售卖石头供游客投掷观“泪”事件后,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已联合所在镇、村第一时间赶往制止,并于当天在“平潭文旅”视频号公布了初步处置情况。

平潭文旅回应(央广网发 截图自“平潭文旅”视频号)

吴运平介绍,事件发生所在地的海坛片区管理局包片负责人也从破坏渔港水深、破坏海洋环境的危害性等方面,对相关村民进行引导、教育。相关村民表示今后不再售卖石头用于赏玩“蓝眼泪”。有关部门也在重点岸段设立了警示引导牌。

游客反映的将石头投掷在渔港码头前沿的行为,或将影响码头前沿水深和渔港靠泊安全。平潭农业农村局回应,平潭渔港管理部门将及时组织维护性疏浚,并加强渔港值班值守。

“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游客,共同保护大自然,保护海洋环境。倡议广大市场主体文明经营、诚信经营,共同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同时,为保障游客安全,平潭全区域严禁‘三无’船舶从事海上旅游项目。提醒游客夜晚莫坐船观‘泪’,白天莫攀海边礁石,全天莫去不明海域、深水区域。”吴运平介绍说,将加强媒体宣传,向公众发出文明“追泪”告示,倡导文明旅游,共同维护平潭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旅游环境。

记者:村民售卖石头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后续相关部门如何开展长久有效的引导和规范?

平潭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解释道,从行为性质来看,这属于个别群众在特定环境下受利益驱动有偿提供石子、主动迎合个别追“泪”旅客盲目猎奇心理,从而形成的不文明旅游现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后续我们将采取联合执法方式进行引导和规范,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平潭综合执法局四级调研员林梅表示,将联合资源生态局、旅游文体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在重点岸段设立警示宣传牌,通过日常巡查、志愿者劝导等,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拍摄曝光,对不听劝阻的游客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坚决遏制“不文明”现象回潮。

记者:平潭将从哪些方面整治、规范现有的扰乱旅游体验的个体工商户或村民销售行为,让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和谐共享旅游带来的红利?

“优质的沙滩、良好的海洋环境是平潭的真宝贝。针对扰乱旅游体验的市场行为,平潭强化游客思维,以需求侧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潭旅游与文化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从提升服务游客“追泪”“观泪”体验入手,设计创造一批优质良好的文创产品。同时,开展全域旅游品质提升攻坚实施行动。

该行动在餐饮品质、旅游市场整治、交通、“蓝眼泪”观赏点位、环境卫生、旅游氛围营造、智慧文旅、业态产品、景村一体融合、住宿业价格管控等10个方面进行专项提升,制定了细化的实施方案,着力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市场服务。

此外,针对游客诉求,平潭将加大旅游投诉快速处置机制和先期赔付机制宣传力度。

“来平潭旅游有任何事,拨打12345热线,我们将做到秒回、分到、日结。”吴运平表示,来平潭的游客,若在平潭旅游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拨打热线进行投诉,平台将立即回复相关信息,让游客在15分钟至30分钟后得到专人对接处理,并确保当日解决,让游客玩得开心、舒心、放心。

编辑:罗晓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