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漳州9月29日消息(记者龚雯)9月28日晚,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启动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百年匠心梦·非遗烟火集”为主题,此次活动在中秋、国庆“双节”长假期间举行,旨在展示龙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启动仪式后,一场精彩纷呈的“后港古街·非遗奇妙夜”沉浸式演出举行。龙海后港古街的石码戏馆,来自龙海区的20余个非遗项目亮相,包括传统手工艺、民俗表演、武术杂技和社会实践等多个领域,带来一场闽南味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向观众展示了独特的技艺和传统文化内涵。
“弄虎”非遗展演(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龙海自古就有“海滨邹鲁”的美誉,是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龙江风格故事发生地,拥有“敢闯爱拼就会赢”的月港文化和闻名全国的“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龙江风格。这里,人文荟萃,“埭美家风”“流渡信俗”等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弄虎”“踏火”“抢孤棚”等民俗活动引人入胜;素三彩烧制技艺、闽南红砖瓦制作技艺等技艺世代相传;歌仔戏、布袋木偶戏、南音等非遗让人流连忘返。
启动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龙海区目前共有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4项,其中省级6项、市级22项、区级1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3人,其中,省级2人、市级16人、区级35人。“这些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既展示了龙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具特色的形态,也集中反映了龙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效。”龙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典华说。
黄典华表示,本次活动用展示、展演、体验、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搭好“烟火集”这个独特非遗舞台,让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共创“匠心梦”。这也是在新时代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区、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实践,为推动龙海非遗文化的传承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多年轻人心中扎根,让更多人关注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的活力。”
非遗烟火集上市民游客众多(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市民逛非遗烟火集(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据悉,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正值中秋佳节,各类活动异彩纷呈,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和闽南韵味。“寻找龙海锦鲤”中秋博饼大赛,将闽南传统民俗博饼与非遗宣传相结合,在中秋佳节营造非遗与人民美好生活相融合的氛围。网友还可通过线上博饼,获得消费抵用券、非遗商品等奖品。此外,还有“非遗烟火集”大型露天市集、猜灯谜、非遗讲古、非遗展演等活动。
活动还将借助文旅融合,通过媒体及自媒体平台进行全网传播,推动龙海非遗、闽南文化、月港海丝文化等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传播。
龙海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由中共龙海区委宣传部主办,龙海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及龙海国投集团承办。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