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源县起步镇护国村的一座大棚里,洪东建(左一)、林智敏(左二)和孙红梅现场对百合种球进行检测。

在罗源县起步镇护国村的一座大棚里,福建省农科院工作人员正在分拣食用百合。

罗源重点引入的兰州鲜食百合,种植周期缩短至两年多。

核心提示

在福建罗源,观赏百合与食用百合都在“尽情绽放”。

直面国外百合籽球繁育技术“卡脖子”难题,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所园艺生物技术团队研究出百合商品籽球的培育核心技术,实现百合籽球繁育国产化。

百合种球的“种植线”则从“中国百合之乡”南平市延平区继续向南移动,在福州市罗源县培养出商品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的百合种球,种球成本降低60%,总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

罗源还重点引入兰州鲜食百合,种出的百合淀粉含量高、口感软糯,走出了独特的“罗源路子”,借助正在推广的“食用百合胚性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罗源百合年产值可达上亿元。

实验室里,科技工作者持续研发攻关,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技术壁垒和进口依赖;田间地头,种植户种下了一批又一批幼苗……百合,成为种在田里的新希望。

种球“种植线”南移

历时5个半月,把脱毒原始材料生产培养成开花种球,这一成果令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孙红梅直言“看到了中国百合国产化的希望”。

不久前,一场百合种球高效繁育测产观摩会在罗源县举办。在罗源县起步镇护国村的一座大棚里,成片的百合株壮叶茂、郁郁葱葱,福建省农科院、省林业局等部门专家分区块进行现场抽样检测,统计分析百合种球围径、生长势、病毒指数、成品率等流通指标。

现场检测,百合种球长势喜人,常见粉色系大花、香水百合、帕拉佐商品率高达96.34%,其中高规格标准种球占比达43.9%。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种植的食用百合,尽管刚从地里出土,还沾着泥土,但仔细一看,一个个色泽洁白、个头硕大,外形像蒜,如同形态可掬的“白胖子”。百合商品种球则表面光滑,似球形或卵圆形,呈黄白色,专家们将种球一瓣一瓣掰开平铺,每一瓣都肥厚饱满。

经专家鉴定,罗源的百合种球商品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质量优于进口,冬春生态气候条件目前是全省最好的地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发展东方百合等特色球根种业提供了有力的生态平台。

“在罗源看到百合种球生产,为我们国家百合种球国产化的工作开了先河。一个是百合种球没有病虫害,二是在5个半月的时间内,能够把脱毒原始材料生产培养成开花种球,二者都是巨大的成功。”孙红梅对此评价说。

福建百合,最早从20世纪80年代在南平市延平区茫荡镇宝珠村种下第一粒人工百合花种球开始,后来延平区逐渐发展起年产规模近8000亩的百合种植面积,实现产值近6亿元。

但长期以来,我国百合花种植依赖进口种球繁育。“也因此,百合进口种球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从荷兰买一粒商品种球,要花3至4元,占总成本的60%以上。”福建省农科院园艺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林智敏博士说。

“卡脖子”之痛,令科技工作者意识到,只有将百合之“芯”抓在手上,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历经多年不间断地科研攻关,2018年,福建省农科院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百合籽球的培育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再次集成发展“小鳞茎—籽球—商品球”三级繁育体系,熟化百合籽球繁育工艺技术,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厂化设施设备。其自主繁育的百合种球,90%径围超过16厘米,病毒率为0。成本可以控制在一粒2元以下,意味着种球成本降低60%,总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

对于科技工作者而言,这只是一个开始。“众所周知,南平市延平区是全国百合花鲜切花六大主产区之一。我们希望能够将百合商品种球的‘种植线’继续往南移,在福建找到更多适合种植百合的良田。”林智敏说。

罗源县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中起步镇地势较平坦,有大小茅山阻隔台风侵扰,常年温暖湿润,冬春年平均温度多在11℃~20℃,光照散射时日较长,光质好。

“百合三级繁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对种球适应性的要求。”林智敏说,“当前,我们开展的是反荷兰繁育模式的反季节百合生产,对百合的生育期时间有着更高的要求。相较南平,罗源的气候优势更为明显,能获得更为成熟的商品种球。”

基于此次生产结果来看,专家们发现,罗源的气候与百合的生物学特性非常吻合,冬天,在大棚中几乎没有长时间的低温,就不需加温;在2—3月百合膨大期,白天与夜间的平均气温又非常适宜百合生长发育。

“百合种球也在罗源‘安家’了!”一旁,滨源(罗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东建面露喜色,从去年11月与福建省农科院携手尝试百合商品种球繁育起,洪东建就一直在等待这天的到来。

食用百合也有“春天”

在洪东建的大棚里,还种植着兰州食用百合。

正值食用百合收获期,大棚里,工人正在田间俯身劳作,锄头挥舞之下,裸露出的百合根茎外瓣似莲花、色泽如玉,经过分拣、剪枝、去泥等步骤,一筐筐香甜的百合正等着发车上市。

洪东建经商多年,很早他就发现,从兰州回来的客商,总喜欢拎着包装精美的食用百合,赠送给亲朋好友。这一举动在他心里产生了涟漪:“百合这么受欢迎?”

因此在2019年,当他接触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得知该所有意引入兰州食用百合,在罗源寻找“试验田”时,他踊跃报名加入到这场试验中。

在福建,百合鲜切花种植并不少见,但食用百合种植,却是“凤毛麟角”。原来,食用百合对水、土壤、空气、气候等要求较为苛刻,主要产地在甘肃兰州。

洪东建圈出3亩大棚,与科技工作者携手,试图将兰州百合本土驯化。

“生三年,养三年,长三年。”是人们形容兰州百合生长的俗语,周期长、见效慢,是兰州百合生长的特点。在兰州,百合生长周期为3年至5年。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创新使用“食用百合胚性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百合的种植周期缩短到两年多,降低了培育成本。

种植成本降低了,种植效益却十分可观。

2020年试种的首批苗株收获了!洪东建欣喜地发现,“百合根茎大的、品相好的,一公斤可卖到60元。一亩地可以收获500~800公斤”。

与兰州百合不同,经过本土驯化的食用百合根茎围径大、淀粉含量高、口感软糯,更符合福建人的口味。“除了含有淀粉、蛋白质等丰富营养元素,食用百合的根茎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十分有益。”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小萍说。

通常兰州百合的采收期是10月至次年3月,而在福建种植的食用百合,采收期则在5月,刚好错峰上市,可有效填补市场空缺。

洪东建种植百合的信心大增。“这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目前公司已储备了100万粒食用百合种子,打算下半年将原有的50亩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亩。”

受益的不只是洪东建一人。食用百合种植,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从种植、管护到采收,都需要大量劳动力。

事业刚刚起步,护国村的不少闲置劳动力就被盘活了。村民雷爱银是百合地里的一名工人,在这里打工,一天能赚120元到180元,一个月能来20天左右。“我们这里最多的时候有50余名工人,平时也有20余名。听说还要扩大种植规模,到时候就愈发热闹了。”雷爱银说。

去年底,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福州市罗源县签订合作协议,推广“食用百合胚性细胞悬浮培养技术”。这一项目总投资4亿元,预计年可产百合4500吨,年产值达1.5亿元。

在省农科院的指导下,护国村还实现百合、水稻水旱轮作,利用百合高温休眠的特性,夏天将它移植到冷库,在土地上则种上水稻,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

“按照‘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我们将在扩大规模、提高品质、节本增效上下功夫,紧抓机遇把滨源百合培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全力争取项目专项债支持,推动集食用、药用、观赏于一体的百合产业在起步镇做大做优做强,加快实现产业兴旺和富民增收。”起步镇党委书记肖用良说。

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到护国村,再到种植户,对于他们而言,未来罗源主要定位在做反季节食用百合的生产、研发,形成与兰州百合不同时间段的鲜食百合供应,助力全国的百合市场繁荣发展。(林霞 文/图)

编辑:罗晓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