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京剧故事,看一场演出哪能过瘾?近距离与名家名角面对面,走到后台探秘京剧行当的讲究和规矩,深入品味经过几十道工序手工制作的华美戏服,亲手画一个李少春大师的戏曲脸谱……一连串用心的设计,为观众开启一次真正的“京剧文化之旅”。

  由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北京保利紫禁城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京剧文化之旅”是该交流中心于2020年徽班进京230周年之际策划的品牌项目。活动创新传播形式,在国内主流媒体及海外直播平台进行了中英双语全程直播,让海内外的观众在云端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

  共话京剧传承

  在今年三八妇女节首次开讲的“京剧文化之旅·名家讲堂”上,京剧张派领军人、京剧表演艺术家王蓉蓉从京剧旦角的不同类型、不同表演流派的表演特点,分享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规范之美、唱腔之美、装扮之美。同时,由京剧青年演员为观众现场演唱的经典选段,配合王蓉蓉的生动讲解,让观众更有直观感受。线上线下,氛围温暖而热烈。

  9月27日,杜镇杰、张慧芳两位京剧名家在镜头前畅谈艺术人生,介绍京剧中的生行和旦行,并讲述两个行当在戏曲演出中的合作与创新,让更多人欣赏、发现京剧的魅力。多年来,两位演员在舞台上配合默契,在艺术道路上相互扶持,他们的“京剧情结”也打动着观众。

  杜镇杰谈到,京剧具有一种中国的美、含蓄的美。他说:“作为一名京剧演员,不仅要为戏迷朋友们奉献精彩演出,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传播京剧艺术,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艺术。”

  虽获得过包括梅花奖在内的多个重要奖项,但张慧芳从不把京剧当成“熟练工种”,在她看来,台上角色无大小,台下观众无高低,无论何时,她都会对每个细节“锱铢必较”,这是对观众的尊重,更是对京剧艺术的尊重。

  京剧的“老规矩”

  国粹京剧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着历史传承下来的“老规矩”——戏服怎么放、怎么叠,盔头怎么戴,演出后台有什么注意事项?10月30日,在京剧文丑名家吕昆山、花脸演员刘大可和国家京剧院老旦演员张兰的带领下,线上观众跟随直播镜头来到了梅兰芳大剧院演出后台,探秘演员在排练时如何做好准备工作、如何扮戏勾脸等,了解京剧演出后台的讲究和规矩。

  吕昆山说:“京剧有其专业性、严谨性。后台的讲究和规矩是老一辈艺术家们传下来的,我们一直承续到现在。在后台摆放的服饰、道具箱、桌椅板凳都不能随意动。历史上唯一可以在后台挪动这些物件的只有丑角演员——历史上唐明皇扮演丑行演出,坐在了后台的道具箱上,这也树立了丑行在梨园的威信。此外,京剧演出演员有‘几不能’:不能冒场、不能误场、不能笑场、不能翻场。‘不能翻场’的意思是如果演出出现什么临时状况,演员不能对其他演出者以及乐队演员横眉竖眼,表现出不满,有什么问题大家要多互相沟通商量,和睦相处,营造一种团结向上的团队氛围。还有京剧的服装,演员们一旦穿好服装就不能随意坐下了,这也是为了保证服装的造型平整。演员与戏服是鱼和水的关系,像朋友一般,演员要爱护自己的服装,服装会烘托演员的演出效果。”

  “在《佘太君抗婚·金殿》和《杨门女将·巡营》选段里都有佘太君,但这两个佘太君在京剧表演特色上各有不同。比如,《杨门女将·巡营》中,唱和表演的占比很大,边舞边唱,对于老旦来说,身段、动作、幅度要求更多。”张兰对老旦的表演程式进行了详细讲解。刘大可则为观众介绍了京剧花脸脸谱,并解读了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

  在直播中,通过镜头的近距离拍摄,观众看到京剧后台的工作细节和演员演出前精心准备的过程,也在云端拨开了京剧后台的神秘面纱。

  云端游学绘脸谱

  彩塑京剧脸谱在2009年被列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让香港青少年更加清晰地了解京剧脸谱及京剧文化,在11月22日举办的“京剧文化之旅·梨园童趣”线上活动中,北京市级非遗项目彩塑京剧脸谱代表性传承人佟秀芬生动讲解了这门非遗的特点,介绍了京剧脸谱的起源、历史、艺术特点及此次绘制的脸谱角色,并教学生们绘制了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扮演孙悟空的脸谱。在轻松的氛围中,香港的青少年迅速掌握了绘制脸谱的要领和细节,大大增强了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本次梨园童趣活动是2022年“京剧文化之旅”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同时也作为“云游中华·博古通新”港澳青少年内地云游学系列活动之一,为青少年提供接触传统文化的平台。

  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项目负责人赵雅菲介绍,2022年“京剧文化之旅”系列已举办“名家讲堂——与京剧名家王蓉蓉共赏京剧旦角之美”“戏装之美——探秘北京剧装厂”“大戏看北京——京剧文化之旅服贸会特展”“首钢骑行之美”“名家讲堂——杜镇杰、张慧芳艺术分享会”“后台之美”等活动,为了让观众近距离欣赏戏装之美,获得更好的体验,所有内容在网络进行了直播,从多个角度突出京剧特色,全方位深入推广京剧文化,展现了国粹京剧的独特魅力,用心用情地讲好京剧的文化故事。

  据了解,正在筹建的京剧文化之旅地安门体验中心将在北京市地安门外大街落成,依托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在地安门区域打造多元化的京剧文化体验空间。未来,这里将会激活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新动能,成为中轴线北段文化旅游的新亮点。(李琤)

编辑:雷妍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