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9日消息(记者王泽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年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生效20周年。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2004—2024年)》,充分展示了中国20年来的履约成果和经验,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成效显著。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远距离环境迁移的潜力,并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有机污染物。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成功淘汰29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每年避免了数十万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产生和环境排放;提前完成在用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的100%下线与废弃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的100%环境无害化处置两个公约目标。

数据显示,重点行业的烟气二噁英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大气环境中二噁英浓度相应呈下降趋势。

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包括钢铁的冶炼、再生有色金属、燃煤、垃圾焚烧这些行业,都在努力地去推进。大气中的二噁英的排放,实际上在过去超过十年的时间都是在下降。

排污许可制度作为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生态环境部将加强指导帮扶和跟踪监管,推进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服务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编辑:郑皓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