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伟:我们讲病证是一体化的,两者之间是有共性的,只是分类体系不一样。

同样一个高血压,高血压的程度、发病时间都基本一样,但为什么甲患者是一个气虚证,乙患者就变成了肝肾阴虚证。我们通过临床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反复地进行证明,发现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就是个体,遗传体质不一样。

第二种情况,致病因素不一样。同样得高血压,有的人可能完全是先天遗传的。还有一种情况,他遗传没有问题,但是后天不注意,天天胡吃海塞。

还有就是很多人精神高度紧张,很敏感,也容易得高血压。

另一个因素就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了,比如同一个高血压,早期中期晚期证候是不一样的。我们做动物模型也一样,那就是跟时间因素有关系,同样一个疾病在不同的时间段,表达出的证候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总结提炼出中医证候的所谓“三因”学说,最根本的就是这三个因素导致证候的属性不同,为证候的进一步分析、细分、分化,找到了一个切口。

比如,同样高血压的气滞血瘀证,可能还能继续分成别的证候。在这个分类底下,我还可以进行细分类,这也是证候能够使得中医既能传承还能创新。

通过多年研究、总结,我们出版了《中医证候三因学说》,80%的内容是我们项目组多年研究的成果,当然也参考了部分其他相关研究,我觉得能够比较好地体现我们的学术思想脉络。

编辑:王进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