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3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5月13日,北京中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2024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在北京市顺义区开幕。论坛以“开放创新 合作共赢”为主题,近400位国内外政府代表、专家教授、行业领袖、企业高管、投资代表、媒体代表等汇聚现场,其中有近百名来自德国及欧洲各国的政商界代表和隐形冠军企业负责人参会,50余家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集中展示。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本次论坛导入德国全球市场领导者(世界隐形冠军)峰会资源,邀请德国伍尔特集团、德国劳达集团等隐形冠军企业代表参会交流。在开幕式暨主论坛现场,北京市副市长谈绪祥,德国议会德中议会小组主席汉斯·彼得·弗里德里希,摩尔多瓦能源部国务秘书卡罗琳娜·诺瓦克,国际经济参议院理事会联席主席、欧洲经济参议院执行主席、德国全球市场领导者(世界隐形冠军)峰会组委会主席瓦尔特·多林,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袁锋,北京市顺义区委书记龚宗元等出席并致辞。

开幕式暨主论坛与会嘉宾精彩纷呈的分享展现出中德(欧)经济技术合作的巨大潜力。他们表示,中国与德国、欧洲合作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北京中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2024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的举办,为各方搭建经济技术往来与创新合作渠道提供了重要载体,营造互信合作的生态体系,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成果。

聘任仪式(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主论坛现场,顺义区区长崔小浩为欧洲经济参议院副主席、德国全球市场领导者(世界隐形冠军)峰会中国首席代表杨明等6名嘉宾颁发第一届“中德(欧)隐形冠军专家顾问”聘书,顺义区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讨、深化对德、对欧开放合作举措,促进顺义区乃至北京市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DEZ德国欧洲中小企业中国合作中心联合发布《中德隐形冠军产业合作研究报告》,分析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特质内涵与发展经验,提出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对华合作需求、面临的挑战,对国内地方政府、企业提出以联合创新、促进供应链安全、贴近客户服务、共建创新集群生态等与德隐形冠军的合作建议。

合作共享伙伴倡议发布仪式(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为携手改善营商环境,积极搭建德国及欧洲城市、企业、科研机构与中国城市、园区、大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常态化沟通对接平台,培育全新的中德(欧)合作生态,此次出席论坛的北京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中德(太仓)产业合作示范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青岛中德生态园、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合作创新园、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作为首批发起方,共同发布包括共创企业服务平台、共创政策创新平台、共创对外宣传平台等6项内容的《共创中德(欧)产业合作新生态倡议》,呼吁更多有志于促进中德(欧)合作的园区、企业参与倡议,作为“合作共享”新伙伴,共建合作生态新模式,共享互利共赢新发展。

签约仪式(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签约仪式上,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北京)国际学院、德国MediCAD医疗软件中国总部及研发中心、中德汽车产业数据可信流通服务平台、爱尔兰WrxFlo软件中国总部及研发中心等10余个涉及新能源智能汽车、数字经济、教育文化等多领域项目完成合作签约。

圆桌对话(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本次论坛活动形式多样,为中德(欧)企业、园区和政府搭建多渠道合作机会。论坛设置“开放·共赢”中德中小企业对话活动(德企与园区创新发展座谈会),作为中德中小企业开放合作机制政企对话的重要活动,聚焦国内中德产业园区多向联合、融合发展,共话如何培育中德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生态。中德(欧)隐形冠军经济技术交流合作专题论坛,重点围绕德国、欧洲隐形冠军企业发展经验、发展路径,以及北京市、顺义区营商环境进行深度交流,对接磋商合作可能。论坛还围绕新能源智能汽车、数字经济等中德(欧)热点产业,举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专题论坛、“数智·顺义”中德(欧)合作发展专题论坛等平行产业分论坛,设置中德(欧)经济技术交流展示区,开展隐形冠军企业家顺义行等活动。

接下来,顺义区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讨、深化对德、对欧开放合作举措,促进隐形冠军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国际机构进一步了解顺义、走进顺义、投资顺义,加强中德(欧)之间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流动、信息互通,助力北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成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引领区。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