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6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白朴在《朝中措》中有云:“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岁寒三友”中的松树经冬不凋、坚毅挺拔,被中国文人赋予了“入世”则积极进取、刚毅坚韧,“出世”则清高孤傲、淡泊宁静的品格,屡屡出现在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之中,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

承袭松树的这种品格,秉承“品如松、劲有为”的校训精神,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坚持“人为本,爱为魂,弘德尚能,培养人文见长的现代职业人”的办学理念,在职业教育发展领域成果斐然。

贾建军接受央广网《职教校长说》栏目组专访(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近日,央广网《职教校长说》栏目组走进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专访学校党总支书记贾建军,邀请其就学校的代表专业、德育品牌建设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展开介绍。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正门(央广网发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供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专业群内涵建设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将学场和职场融合统一,实施“六层推进、三境融合、人职共生”人才培养模式。

“餐饮服务专业群在‘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遵循‘学做合一’、在情境中学习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从内容、环境、人员和过程四个维度构建实施‘双场合一 循环体验 四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贾建军介绍,近5年,学校依托企业共开展4500人次学生工学交替,保障人才培养模式落地实施。

谈及该专业群建设卓有成效的原因,贾建军强调治学精神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引领作用。“学校1983年建校,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办学,学校的教师绝大多数是留校毕业生,全体‘劲职人’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以‘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引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强到精的过程。”办学至今,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实现了由普通校到市级重点、国家级重点、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的跨越。得益于坚持不懈抓专业内涵和改革创新,学校一直走在全国餐饮专业职教的前列。

聚合“五维价值目标” 促建“培松工程”德育品牌

“五维生态育人体系”示意图(央广网发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供图)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秉承“以高品质的职业教育绽放生命的精彩”这一核心价值观,创建了“培松工程”德育品牌。

“‘培松工程’是所有‘劲职人’近40年育人探索的真实写照,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构建了松的生长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才成长价值功能系统相融合的‘五维生态育人体系’。”贾建军介绍,自然生态系统是指植物成长所需的阳光、沃土、雨露、园丁和时空等要素,与之相对应的育人功能系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航、学校文化铸魂、课程思政润品、优秀教师助梦、产教融合构境”五维价值目标的合成。

经过39年的精心建设,“培松工程”取得了显著育人成果,包括“三全育人劲松模式”“五维生态育人体系”和“松文化特色课程体系”。近5年,学生共有667人次在全国及北京市文明风采大赛中获奖;30余人次获“全国最美中职生”“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等国家、市区级荣誉称号。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以“特高”引领专业发展

中餐烹饪专业实训现场(央广网发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供图)

作为北京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组长校,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带领全市烹饪专业在调研基础上,进行典型职业活动分析,开发了8门对接岗位的专业核心课程,并在十余年的教学实施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校的中餐烹饪专业借鉴德国先进理念,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其中,《中餐烹饪专业“三级融合”综合实训项目体系开发与实施》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贾建军告诉记者,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为适应“互联网+”时代新要求及企业对新时期新型人才的要求,以市级规划课题为引领,以智慧校园为依托,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以北京市‘特高’项目(即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骨干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抓手,学校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课堂革命’。”贾建军介绍,2019-2020年,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立项获批6个市级“特高”项目,覆盖87.57%的专业,学校进入“特高”发展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创新。

“下一步,我们将在产教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持续发力,力争实现‘办高品质职业教育’的目标,让每个人绽放生命精彩。”贾建军说道。

编辑:阮修星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