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2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4月22日,“影话共同体”2025北京民族电影展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启动。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左尚武,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新,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办公室主任潘临珠,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斌,北京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市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副会长屠剑影,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彭博,朝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韩雪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启动仪式。本届影展由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和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指导,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统战部和中国电影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共同主办。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黄晓伟在致辞中回顾了在中国电影120年的发展历程中,民族题材电影为融通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维护民族团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她介绍,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深挖影片内涵、研发原创课程、加强科技赋能以及凝聚社会资源四个方面不断发挥电影专业特色和资源平台优势,着力阐释传播蕴含在影史经典中的民族精神。她表示,中国电影博物馆将继续做好民族题材电影的展览展映、内涵挖掘、宣传推广和海外传播,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更大贡献。

李新在讲话中表示,北京民族电影展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主题和内涵持续深化,宣传展示形式持续创新,汇聚了一批优秀电影人,推出了数百部精品佳作,成为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特色品牌。办好影展,一是举旗帜,让民族电影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二是聚民心,让民族电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育新人,让民族电影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兴文化,让民族电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北京民族电影展要以民族电影作为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载体,打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北京名片,为丰富民族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启动仪式上,播放了2025北京民族电影展宣传片。来自内蒙古、福建、江西、四川、云南、西藏、甘肃、新疆等地区的部分参展影片剧组主创代表走下红毯,与现场观众见面。

活动现场,首次演出原创沉浸式民族电影情景剧《中华儿女 同心筑梦》,情景剧依托民族题材电影独特的系统性和编年史意义,以时间为轴,以光影为线,以《定军山》为起点,通过情景演绎交织银幕再现的艺术形式,深刻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生动呈现两个甲子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中华儿女不忘初心,“共同缔造新中国、团结建设新国家、携手奋进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启动仪式后,大家参观《同心共筑光影同行——民族电影展览专线》。来自香港的二十余名青少年参加活动。

作为本届影展的特色活动之一,民族电影会客厅活动也在当日举办。活动围绕“影话共同体”主题,邀请长期参与民族电影研究、评论的专家学者和民族电影创作者们进行交流与探讨,为促进民族题材电影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民族电影会客厅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本届影展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影话共同体”为主题,共有20部影片入围参展,影片内容紧扣时代脉搏,聚焦民族工作热点题材,刻画民族英雄人物形象,歌颂感人事迹和伟大精神。影片中有以脱贫攻坚为背景,展现各族群众克服困难、团结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的;有聚焦历史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展现榜样力量的;有贴近现实生活,讲述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感人故事的;还有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精彩民族影片。

影展将继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由“参与北京国际电影节相关单元活动”和“自主筹办活动”两部分组成。参与北京国际电影节相关单元的活动有开幕前红毯仪式、“北京市场”“北京展映”等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活动。自主筹办的活动有启动仪式、民族电影回顾展、民族电影会客厅活动、民族电影“九进”活动等。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