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9月21日,2025年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本届研讨会在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联合主办。

研讨会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会议从129篇征文中层层筛选,邀请45位专家、实践工作领域代表现场交流研讨。会议围绕“理论创新与首都实践:新时代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与示范城市建设”主题,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政策研究、铸牢路径探索、实践案例分析,交流探讨理论研究成果、实践中的新经验、新举措,为推进新时代首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建设提供思想启迪和实践经验。

开幕式由北京市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婷婷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绍华作为主办方代表致欢迎辞。他表示,自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铸牢基地”获批以来,学校始终严格按照四部委部署,积极探索以融合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

北京市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新表示,要坚持思想引领,完善理论体系,持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深化品牌建设,加强成果转化,扩展铸牢研究理论与实践双向交流平台;发挥北京优势,彰显首都担当,推动首都民族工作实践水平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来自三家联合主办单位的代表分别作主旨发言。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秦瑜明在主旨发言《以融合传播讲述中华民族故事的几点思考》中表示,发掘中华传统文化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传播红色文化与革命文化,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聚魂;开展优秀现代文化传播,丰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涵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丁赛在主旨发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统一经济体的作用分析》中表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多维度展开,核心是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也必然会进一步夯实统一经济体建设的精神基石,深化我国经济体的统一性。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授关凯在主旨发言《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首都责任》中表示,北京不仅海纳我国各民族的社会文化体系,而且汇融各区域、各业态、各国家以及城乡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复杂特性,构成在超大规模城市开展城市民族工作创新的全要素。

分组研讨(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分组研讨中,专家学者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学校铸牢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民族主题数字出版、北京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建设、铸牢传播进路、基层民族工作实践、构建互嵌式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讨交流。

闭幕式由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主任高欣主持。陈婷婷致辞。三位分组研讨主持人作总结陈述。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