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0日消息(记者 阮修星 朱冠安)今年6月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为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精神内核、时代价值,不断探索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创新路径,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善之区,6月20日上午,大运河文化讲习所启动仪式暨首场宣讲活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举办。大运河文化讲习所启动后,将通过“主题活动+常态活动”“专家宣讲+互动体验”的方式,形成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播运河文化的“副中心模式”,让“千年运河文化”这个“超级IP”,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大运河文化讲习所启动(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千百年来,中国大运河以水波为曲、桨帆为歌,传唱着中华民族奔腾浩荡的巍巍壮歌。通州区作为京杭大运河北首,因“漕运通济”而得名,历史上为交通要冲和漕运仓储重地,被视为“水陆之要会,畿辅之襟喉”,堪称“京师屏障”,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美誉。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大运河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察时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近年来,北京通州区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围绕“文脉之带”“生态之带”“发展之带”“民生之带”的建设要求,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不断创新保护传承利用的方式方法,积极做好运河遗址遗迹保护,加快恢复运河沿线生态环境,推动实现大运河京冀段旅游通航,成功创建大运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深化拓展“大运河文化+”系列品牌,致力在“有名有趣”上作大文章,全力焕活运河文化。

北京通州区在大运河文化讲习所设置了主题展厅,展览分为“总书记的运河情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古今同辉副中心”“千年运河焕新生”四个部分,运用多媒体互动技术,视频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的关心关注,展现了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成果,展望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美好明天。

颁发大运河文化讲习所特聘专家证书(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通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西雪莲表示,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运河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重要节点上,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沉浸式宣讲阵地大运河文化讲习所,是通州区对大运河文化进行系统性阐释、多维度传播和创造性发扬的一种积极探索,全年将举办线上线下12场月主题活动和50场周互动体验,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夯实文化建设根基,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底气。

通过大运河,中华大地南北互通,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融。运河沿线城市秉承“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共同续写新时代的运河故事。启动式活动现场,来自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天津、河北、北京等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的文化名人、学者专家,分别介绍当地与大运河的渊源,并阐述打造大运河文化讲习所的意义。

浙江大学教授、大运河文化研究专家刘朝晖表示,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的通州拥有着丰富的宝贵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古塔凌云、长桥映月、柳荫龙舟,通州运河文化可谓璀璨多姿。大运河文化讲习所的启动,是北京通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副中心建设成果的一次重要展示,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路径的一次创新实践。

著名主持人、朗诵艺术家陈铎和运河中学附属小学的同学们合诵《通州赋》(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通州,通天下之州也……一首通州赋,几行翰墨情。云端响彻黄钟大吕兮,不足以歌咏乡党;大地铺满汉帖晋书兮,亦难以描摹家园。”启动仪式上,著名主持人、朗诵艺术家陈铎和运河中学附属小学的同学们合诵《通州赋》,带领观众穿越千年,通州城的繁华盛景、大运河的万州骈集仿佛就在眼前。

活动中,市区领导为北京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大运河研究会副会长王岗,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师大二附中教师纪连海等多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深耕多年,对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人文风貌颇有建树的名人、专家、学者颁发大运河文化讲习所特聘专家证书,他们将组建“大运河文化讲习所专家团”,每月为市民带来深入浅出的运河文化主题宣讲。

首场宣讲活动在北京通州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大成殿杏坛举办,由纪连海作为主讲嘉宾。他围绕大运河历史文化发展,以及通州与大运河的历史渊源进行生动讲解,引领现场观众一同感受大运河古今交融的文化魅力。

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师大二附中教师纪连海作首场宣讲(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非遗文化体验区,京剧脸谱、毛猴、泥塑、葫芦镶嵌……一件件精美的非遗作品,体现出匠心坚守的执着信念和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非遗传承人现场亮绝活,激发大家动手热情。在老师们的讲解指导下,不少市民兴致盎然地参与“沉浸式”非遗体验。

“我是土生土长的通州人,是地地道道的运河儿女,我的童年也因为有运河水的滋养而充满欢乐与活力。”市民代表王女士表示,“随着慢慢长大,更是见证了大运河旧貌换新颜,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因水而兴、生机勃发,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活动丰富。大运河文化讲习所更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家乡、走进文化的平台。今天我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培养他从小养成热爱运河、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大运河文化讲习所启动仪式暨首场宣讲活动由北京通州区委宣传部主办,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首都文明办主任滕盛萍,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侯健美,通州区政协副主席冯利英及通州区各界市民、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编辑:王进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