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月16日消息(记者徐鹏 赵家慧)1月16日,在安徽省两会召开时间,安徽省人大代表,合肥市庐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天斌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庐江县将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推动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

安徽省人大代表,合肥市庐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天斌(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央广网:2023年是庐江县向着“百强县”冲击的“攻坚一年”。不过,其目前的经济总量与全国百强县仍有一定差距,存在大企业大项目不多,工业支撑依然不足等问题。接下来庐江将如何破解这些难题?

周天斌:十年来,庐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是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庐江干部群众不懈奋斗的结果。

对于存在的问题,庐江县将继续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强化产业链招商,广拓渠道,运用以商招商、驻点招商、资本招商等方式,全方位获取优质项目信息。2023年力争在主导产业上招引3个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

此外,继续加大规上企业培育。完善升规企业培育库,优化为企服务,保障企业生产要素,2023年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引导企业通过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科技创新来实现转型。

继续深化多层次市场资本利用,对重点企业进行培育,支持龙桥矿业、万磁电子等企业上市融资。

央广网:庐江县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是坚持以工业强县为基础,推动产业体系现代化。在产业发展上,接下来有哪些发力点?

周天斌:接下来,庐江县将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推动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

推进产业集聚。围绕新能源电池材料、磁性材料、装备制造、新型化工四大主导产业,实施延链强链固链行动,着重打造从电池前驱体、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到电池制造及储能产品制造,再到回收利用等为一体的新能源全产业链。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大力推动爱宠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和极智嘉为代表的机器人产业发展。

推动平台承载能力提升。高质量推进庐江高新区、合庐产业新城建设和庐江化工园三大园区建设,打造经济发展强劲引擎。

央广网:庐江县作为合肥市“南大门”,素有合肥“后花园”之美誉。疫情防控调整之后,各地文旅产业都在复苏,庐江如何抢得“先手”?在推进重点景区建设和加快文旅项目建设方面,又有哪些规划?

周天斌:近年来,庐江县大力实施“农旅富民”发展战略,文化旅游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下一步,庐江县将围绕“三山一湖、三寨一海”文旅资源,重点推进十里长冲等十大景区建设。

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庐江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开展“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创建。

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支持汤池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冶父山景区争创5A级,阳家墩景区争创4A级,岱鳌山景区争创3A级。

打造庐江特色民宿系列品牌,新建矾山虎洞等5个民宿,建成开放南山云起等民宿不少于15个。聚焦乡村运营和“农舍总部经济”,打造白湖六岗等一批乡村运营示范村。

加强品牌宣传。全面打响“这么近、那么美—乡村旅游到庐江”品牌,加大面向长三角地区尤其是合肥主客源平台的宣传推介,继续举办汤池温泉养生节等节庆活动,塑造庐江旅游形象。

央广网:庐江县是安徽省第一批五个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县之一。在城市建设方面,庐江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接下来会有哪些新动作?

周天斌:在城市建设方面,庐江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摸排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建立项目库,做实项目土地、规划等前期工作,吃透上级政策,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有效融合,通过“肥瘦搭配”筹措建设资金,全力推进城市建设。

接下来,庐江县将深入推进“花园小城”建设,以城市市容市貌更新为主抓手,推进环碧公园、周瑜墓等城市片区建设,改造一批老旧小区,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及绿道、停车场、农贸市场,推进博物馆、档案馆等项目,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同步加快高铁片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不断提升县城综合功能。

编辑:汪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