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月14日消息(记者徐鹏)1月13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安徽合肥开幕,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清宪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期间,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科技创新势能加快向发展动能转化。

翻看政府工作报告,一个个来之不易的成绩令人振奋。在各讨论现场,代表委员们发言主动热切,结合工作实际,谈感受、提建议、话发展,汇智聚力。

量子随机数硅基平衡探测芯片(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近年来,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我国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政策框架逐步搭建,为虚拟现实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已被列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东成认为,虚拟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业发展战略窗口期已然形成。

为此,韩东成建议,安徽省作为科技创新策源地,继续发挥创新活跃的强劲优势,围绕元宇宙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市场扶持,打造安徽省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同时加快安徽元宇宙技术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持续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如何更好推动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声谷孵化区(央广网发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在过去的五年间,安徽省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宏永见证并亲历了安徽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袁宏永说,合肥市是一座创新之城、创业之城,在未来的五年,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瞄准阻碍安徽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共性科技问题和堵点、卡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安徽省的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袁宏永表示,作为来自科研院校的代表,自己要当好安徽省与清华大学的“桥梁纽带”,建设好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这个创新平台,服务安徽高质量发展。

合肥“量子大道”(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近年来,伴随着一系列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新型研发机构加速落地,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已成为安徽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支生力军。

为此,安徽省人大代表、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院长于振中在本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的议案,建议聚焦市场贯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从政府层面按产业链扶持若干科创平台,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中的相关审批、备案流程等,积极推动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体系建设。

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举行(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于振中表示,要积极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融入“科大硅谷””建设,建议将非核心区的优秀新型研发机构(分类评价为A类),也纳入“科大硅谷”片区同等享受相应的支持政策,为推动其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作出积极贡献。

“未来五年,安徽的发展一定更有看头!”王清宪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和今后五年发展时说。

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安徽力争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创新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强化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群,推动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科创引领高地建设等。

编辑:鲍玉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