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月15日消息(记者徐鹏)针对安徽2023年重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二产“提质扩量增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突出“芯”“车”联动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生态建设。

比亚迪合肥基地首台整车下线(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 摄)

目前,安徽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整车—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要抢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新高地,撬动绿色发展增长极。”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秘书长,民进安徽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王容川说,应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动整零协同、产学研合作,加快‘卡脖子’的汽车芯片国产替代。同时,要针对产业工人、新型技术人才、领军核心人才等不同群体,重点引进紧缺人才。

安徽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央广网发 高斌 摄)

近些年,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国家提倡环保交通出行,加之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利好频出,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已全面推广上市,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充电桩的建设工作是电动汽车产销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安徽省政协委员、淮北市第二中学副校长王承华认为,确保足够的充电桩,足够安全质量指数,才能更好促进行业长久发展。

王承华建议,由政府牵头出台全省电动桩建设方案细则及统一管理方案,合理布局规划,充分利用道路两侧非机动车停车位、公共停车场、小区空地等区域,加大充电桩或充电设备设施的投入。

安徽省人大代表、萧县龙城镇王典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曹峰也认为,应当将充电设施纳入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城市建设相关行业规划,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选址分布,个人和公共停车位分散慢充等充电技术模式。

同时,他建议,制定充电设施设计、建设、运行管理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公共快速充换电等设施,建立分时段充电定价机制。

氢能及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和必由之路。

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朝云认为,安徽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基础良好,产业链完整,技术创新能力强,“可以成立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申报工作专班,由合肥市牵头,六安市、芜湖市等城市加入。”

王朝云建议,围绕示范城市群规定的门槛条件、任务和目标,加大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和关键材料攻关,加速推进氢能在各场景的示范应用,加速建设合六氢走廊,着力打造合六氢能产业集群。

编辑:汪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