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特别2018年以来,宣城市奋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坚持顶格谋划、顶格推进、顶格落实,全市域、全领域与沪苏浙同频共振,实现从“我与长三角”到“我的长三角”身份的华丽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质提速增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795.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833.9亿元。

十年来,宣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舞台更加高端,平台更加多元。2013年宣城市加入“南京都市圈”;2016年入列长三角城市群;2018年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并跻身长三角G60科创走廊;2019年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宣城市为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2020年成为杭州都市圈观察员城市,是省内为数不多的“双圈籍”城市;2021年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宣城联动创新区获批;2022年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宣城市推进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引擎,为宣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动力。宣城市专门出台二十条专项政策,推动“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争取省批准设立宣城市苏皖合作示范区管委会。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长三角(宣城)航天科技产业园、苏皖合作示范区(梅渚—社渚先导区)产业示范园、长三角(湖州·宣城)产业合作区等一批重大平台加快打造。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以“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为引领,以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为支撑的跨界融合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宣城市全面强化创新协同联动,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全市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中,80%来自沪苏浙地区。2021年,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到位长三角资金1101.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7位。与萧山区合作共建的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已入驻羽绒及相关企业24家,被誉为“传统产业转型的典范、浙皖区域合作的样板”,并被省政府授予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称号。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中,宣城市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宣城市牵头组建G60科创走廊新能源产业联盟、长三角(宣城)光储产业联盟。国家级宁国经开区被授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宛陵科创城被纳入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平台,获评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宣城(上海)科创中心有望年内启动运营,探索构建“研发在沪、转化在宣”跨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模式。今年1-6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2.6%,居全省第6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1%,居全省第7位。

一体发展,交通先行。宣城市持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与沪苏浙“内畅外联”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形成。合福高铁、杭黄高铁、商合杭高铁开通运营,宣绩高铁加快建设,通车后宣城市将实现“县县通高铁”目标;芜宣机场建成通航以来,已开通国内城市航线20多个;芜黄高速建成通车,G50宣广高速改扩建开工建设,长高高速宣城段、杭合高速宣城段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宁宣高速高淳段等3条省际“断头路”预计今年底建成通车;宁杭高铁二通道、宁宣高铁、宣镇城际铁路、杭临绩高铁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列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或专项规划,正在加快推进。随着一批重大功能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建成和加快建设,宣城市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巩固、区位优势更加彰显。

编辑:鲍玉婵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