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深夜,正在接受白血病化疗的10岁男孩阳阳(化名)突然剧烈头痛、呕吐不止,CT检查显示脑部“生命通道”——静脉窦出现血栓。此时正值化疗骨髓抑制期,凝血功能异常的阳阳就像抱着“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因脑疝或大出血危及生命。

手术现场(陈茹月供图)

医疗团队选择保守观察期间,阳阳的病情像过山车般起伏:5月20日CT显示血栓稍好转,但6月2日复查时血栓仍在“赖着不走”。直到6月3日,高精度的MRV检查揭开险情全貌——上矢状窦、右侧横窦及乙状窦已被血栓大面积堵塞,脑部血液回流通道几近瘫痪!

6月4日,儿童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汪俭火速集结影像科、介入团队展开会诊。“必须抢在血栓恶化前打通生命通道!”在取得家长同意后,团队敲定高风险但最有效的方案:介入取栓手术。

6月5日手术室里,医生们通过股静脉建立“微创隧道”,将导管精准送达阳阳颅内。随着“机械取栓+局部溶栓”的组合拳出击,原本被血栓堵住的血管重新开通——血栓被成功清除!术后复查显示,曾被血栓“卡脖子”的静脉窦重新恢复畅通。

6月11日,阳阳的MR检查传来捷报:血栓基本消退。如今这个闯过鬼门关的男孩,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已重启白血病化疗。影像科主任医师汪松感慨:“这类患儿过去死亡率超50%,现在我们能同时挽救生命和生活质量!”(陈茹月 陈思)

编辑:刘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