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1月27日消息(记者鲍玉婵)“全市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总量较‘十三五’同期分别下降4.7%、24.1%,盗抢骗案件、可防性案件均降至5年来最低水平。”11月27日,在合肥市“十四五”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刘永平介绍,五年来全市社会治安持续向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平安防线更加牢固
刘永平表示,合肥市成功获评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市公安局荣膺“全国扫黑除恶先进集体”称号。这五年,全市深入化解矛盾纠纷,组织开展大走访24万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2.2万件,纠纷处置完成率提升至98.3%。
在治安防控方面,全市建立60处公安综合警务站和166处“1、3、5分钟快反圈”,日均投入587台巡控车辆、600余台铁骑开展街面巡逻。同时发展约20万人的“合肥义警”群防群治队伍,构建起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在打击犯罪方面,全市传统侵财案件发案同比下降74%、破案上升28.5%。深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建立“府银通”打击治理机制,直接避免及挽回群众损失超6.5亿元。
护航发展精准有力
在护航经济发展方面,合肥公安构建市县两级“为民护企服务”体系,连续5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举措”共161项。设立“护企110专席”,推行“警官包保企业”制度,包保重点企业项目725个,常态化开展警企议事活动,解决问题3712件。
“成立‘市县两级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构建‘集中受案、闭环管理、全程留痕、阳光执法’新模式。”刘永平介绍,全市破获各类侵企案件354起,帮助挽回损失8.4亿元。建立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联络机制,走访高新技术企业496家,知识产权保护成效连续3年全省第一。
在服务民生方面,合肥公安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37个公安综合专窗实行集中办理,26个服务事项“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设立2200余个“警民议事群”、600余个“警企议事群”,开展服务20余万次。全省首创“办不成事”反映机制,帮助群众解决疑难问题5251件。
警务效能持续提升
刘永平介绍,五年来合肥公安纵深推进现代警务建设,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创新“智慧警务”建设机制,与40余家大院大企开展合作,统筹推进“公安大数据实战中心”等27个应用项目建设,建成23个科技创新平台和7个部级实验室。
在交通管理方面,全市配置干线绿波路段191条覆盖323公里,信号灯路口服务水平进入高德地图发布的“年度前十”。合肥交通健康指数在汽车保有量200万以上城市中排名第3,事故亡人数实现每年下降。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高标准建成市县两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和全省首家跨公、检、法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实现“一站式”办案。
“下一步,合肥公安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刘永平说。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