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六点,合肥包河片区的顺丰站点已灯火通明。贾利一边麻利地戴上那双褪色的手套,一边查看当天的配送任务。六年前,他还是这片区的一名普通快递员;如今,他拥有了双重身份——既是朱岗社区居民信赖的“社区合伙人”,也是站点新人敬重的“带教师父”。

在朱岗社区,贾利的名字伴随着六年的贴心服务而深入人心。“快递员不仅是送货人,更是社区的一份子。”贾利说。他的工作服口袋里总装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片区的特殊需求——这是他六年来用心绘制的“社区服务地图”。

贾利(左)在指导新人配送快递的注意事项(央广网记者 鲍玉婵摄)

这份细致入微的观察,让他成为社区的“活档案”。3号楼的张阿姨腿脚不便,每次配送他都要耐心等候;15栋的王先生经常出差,包裹需要特别保管;写字楼8层的律师事务所,文件必须在九点前送达……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构成了他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纽带。

最让人感动的是那些紧急时刻的互助。有一次,一位独居老人急需药品,恰逢子女在外地无法及时送达。贾利得知后,利用午休时间专门为老人取药送上门。“小贾就像自家孩子一样靠谱,”老人感动地说。谈及此事,贾利脸上洋溢着满足:“能被大家这样信任,是一种幸福。”

而正是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也让他更加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如今,作为站点的资深带教师父,他将这份责任感倾注到培育新人的工作中。每天清晨的分拣线上,总能看到他耐心指导的身影。当新来的小李在扫描快递时连续失败时,贾利立即上前示范:“条码要平着扫,光线太强时用手挡一下。”随着“滴”的一声,难题迎刃而解。

贾利在给新入职员工培训(央广网记者鲍玉婵 摄)

“送快递不只是个体力活,更是个脑力活。”这是贾利常对徒弟们说的话。他的培训不仅限于技术操作,更注重服务理念的传承。每逢下雨天,他总会带着新人仔细检查每个包裹的防水情况,随时从工具包里拿出备用材料重新打包。

“咱们多一道工序,客户就少一份麻烦。”这句话成了他带教的口头禅。黄昏时分,同事们陆续下班,贾利却还在办公室整理运营资料。“贾师傅,下班了。”同事打着招呼。“你们先回,我再看看明天的配送安排。”他笑着回应,继续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送好每一个件,连起每一份情。”这是贾利朴实的工作信条。六年间,他从普通收派员成长为深受信赖的“社区合伙人”,也成为许多新人眼中亦师亦友的带路人。在他看来,快递员递送的不仅是包裹,更是沉甸甸的信任;而守护与传递这份信任,就是他幸福的源泉。

监制:汪婷婷

统筹:周然

记者/视频:鲍玉婵

联合出品:央广网安徽频道 安徽省总工会

编辑:徐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