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蚌埠11月22日消息(记者徐秋韵)11月21日,第五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安徽蚌埠开幕。本届大会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际玻璃协会、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大会以“新科技新材料新未来”为主题,汇聚院士专家、世界500强企业代表等约400位嘉宾。
据了解,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成功举办四届,已成为安徽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纽带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前四届大会累计吸引约6500名海内外行业精英参会,成功签约项目408个,总投资额达3839.09亿元,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优质项目落地生根,为区域产业升级奠定坚实基础。今年的大会上,安徽共签约项目162个,总投资额701.97亿元,其中蚌埠市签约项目79个,总投资额为251.01亿元。
安徽新材料产业迈向万亿级
安徽省副省长李中在开幕式上介绍,过去五年,安徽新材料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超10%,2024年全产业链营收规模超9000亿元,今年预计将达万亿,形成了先进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硅基新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新型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等百亿级产业链,为全省制造业的发展跃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安徽将新材料创新发展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充分发挥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等平台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安徽新材料产业加快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在推介环节,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戴琳琳介绍,“十四五”期间,安徽新材料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面向“十五五”时期,安徽提出“十百千万”发展目标,计划培育规模达1.2万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5个千亿级细分产业,培育20家百亿级企业,10个重点发展领域。

大会签约现场(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摄)
一场大会,一座城的跃升
“每次来蚌埠,都能感受到这里对新材料的热情与诚意。”一位连续参会的企业家表示。
安徽蚌埠是连续五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的承办地和中国玻璃产业创新高地。大会的“集聚效应”加速了产业资源在蚌埠汇聚。它不仅是成果的“展示厅”,更是资源的“接驳站”与产业的“加速器”。近年来,蚌埠立足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持续深化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一大批新材料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集聚了大量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目前,蚌埠市已经形成了以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为主导,化工新材料、先进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411家新材料企业全年总产值突破660亿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大会精心设置的多场系列活动——海客圆桌会(新材料专场)作为省级外资服务品牌平台,定向对接海外领军企业与商协会,助力安徽扩大产业开放水平;长三角区域新材料产业发展圆桌会议、国际商协会对话交流分别聚焦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搭建跨域资源整合桥梁;省属企业投资皖北产业对接、“海聚英才智启未来”人才蚌埠行等活动,精准匹配资本、项目与人才资源。大会签约的项目也将带来新技术、新理念,推动安徽以及蚌埠“科技特长”加速转化为“工业特产”。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