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来检查,我们不知道具体要查哪些东西,担心准备不足。现在不一样了,执法人员一到,手机扫描二维码,检查事项一目了然,整个过程阳光透明。”近日,太和县乐众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苗佳骥告诉记者。

为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阜阳市借助安徽省行政检查管理系统,实现“亮码检查、一码通查”,多个执法部门联动开展联合检查。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监管效率,也为企业带来更加透明、规范的受检体验。

“通过前期的‘综合查一次’改革,我们将执法部门的多头检查进行合并,变成联合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阜阳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科负责人王楼说,执法部门在检查前会向企业送达检查通知书,提前告知检查内容与时间,给企业充分准备时间,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执法人员到达企业后,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和二维码,企业可以借助“皖政通”执法检查应用模块,查看执法人员身份、检查事项等内容,实现检查过程公开透明,做到“明明白白迎检”。

检查过程中,执法部门各司其职排查隐患,协同配合互通信息,避免重复询问、多头要求。针对发现的问题,制作行政检查情况记录表现场反馈结果,并录入行政检查管理系统,让企业明白下一步整改方向。同时,企业可通过“皖企通”执法评议应用模块进行在线评价、投诉举报,达到相互监督效果。

阜阳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推行的“亮码检查”,是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管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推动执法部门联动协作、强化数字技术应用,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是落实“无事不扰”原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

本报记者 安耀武 李鹏

编辑:张琳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