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1月14日消息(记者 刘浩)由合肥市委网信办联合央广网安徽频道主办的“科创新潮 山水有约”中部六省媒体合肥行活动11月13日至14日在合肥举行。
来自央广网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频道和大河网、黄河新闻网等六省主流媒体记者代表在13日完成“科创之旅”后,14日走进位于合肥市的安徽名人馆、巢湖“小洱海”和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共赴“山水之约”。

安徽名人馆大厅(央广网记者 刘浩 摄)
安徽名人馆现楚汉之争“暗线”
在安徽名人馆,两个安徽人吸引了记者团的兴趣。
安徽名人馆面向800平方公里的巢湖,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名人专题类博物馆,重点展出95组121位安徽籍或与安徽渊源深厚的历史名人史迹。从老子、华佗,到包拯、朱元璋,从李鸿章到陈独秀,再到张恨水、严凤英——这些安徽籍名人,共同勾勒出安徽人杰地灵、文脉绵长的灿烂图景。
其中张良和范增较为有意思,他们均参与了楚汉之争,这场历史拉锯战,不仅是刘邦与项羽的帝王之争,更是一场智慧的较量。而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是,对垒双方的首席智囊:刘邦身边的“谋圣”张良与项羽尊为“亚父”的范增,皆是安徽人。张良生于亳州,范增来自巢湖。一位同行记者感慨:“原来,这场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宏大叙事,其智谋博弈正是在两位安徽人之间展开。”

记者团一行在安徽名人馆走访(央广网记者 刘浩 摄)
“小洱海”点亮巢湖沿岸经济
在巢湖“小洱海”,记者团一行感受巢湖风光,与当地的茶社主理人交流,探讨网红打卡地的运营之道。
近年来,得益于巢湖水质不断变好,沿湖生态观光成了游客的“新宠”。
2023年2月,沿湖第一家茶社诞生,同年底,沿湖茶社在社交平台走红,现共有40余家茶社,已成为巢湖岸边知名乡村网红打卡点。
据介绍,2025年1到5月,沿湖茶社接待游客约2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08余万元。
一位合肥市民向记者表示,巢湖沿线风景道有两大亮点:一是风景好,拍照易“出片”;二是适合短途亲子游。正因如此,它才在当地赢得了“小洱海”的美誉。

巢湖“小洱海”的茶社(央广网记者 刘浩 摄)
紫云山崛起千亿文创集群
当日下午,记者团一行来到位于合肥市包河区的紫云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下文简称:紫云山文创园)。
这里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催生的“新质生产力”蓬勃涌动,从“复活”文物的“文化硬科技”,到重塑体验场景的科技展馆,一个千亿级文创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紫云山是一座“产业之山”,与湖南马栏山、天津智慧山一样,以山为名,寓意着勇攀高峰。
央广网湖南频道记者杨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她说,安徽凭借其深厚的科教资源,正将创新要素无缝注入文化产业肌理,这不仅激活了本地发展的创新源头,更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创产业升级,探索出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

记者团一行在紫云山文创园走访(央广网记者 刘浩 摄)
本次活动主办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中部六省媒体行的合肥之旅,不仅是一次山水与科创的邂逅,更是一场关乎区域协同发展的思想碰撞。从共话老子文化圈的“豫皖共鸣”,到探访紫云山文创园的“湘皖对谈”,无不彰显出中部地区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融合的思路,共同推动文化传承与科创转型的深度融合。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