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1月7日消息(记者赵家慧)11月7日-9日,2025皖美绿色食品暨循环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农博会以“绿色开放新质未来”为主题,着力打造高能级“双招双引”和农业开放平台,加快推进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建设,推动绿色农业、循环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的推广应用,助力高质高效农业强省建设。

种子魔方 倾“芯”展示

走进6号馆促消费展区,一眼就能看到场馆中央以“科技绿·生态黄”为主色调的安徽农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农垦”)展台。

不少参会游客在“科技之源”展区驻足低头,饶有兴趣地观看被设计成“种子魔方”的透明地板。红色的麦种、黄色的稻种、蓝色的玉米种子……地板被分成多个正方形透明格子,陈列了13个国审及57个省审品种实物。“很多农民朋友一眼就认出了‘扬麦25’。它是长江中下游麦区唯一连续三年被农业农村部选为主推的红皮小麦品种,也是该区域推广面积最大的红麦品种。”展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款小麦不仅稳产高产,还具有耐迟播的特点。”

由安徽农垦控股的皖垦种业专业从事农作物种子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等,拥有20余万亩标准化制种基地,是农业部首批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常年产销各类良(原)种逾1亿公斤。“借农博会的平台,通过这样的集中展示,更直观地展现皖垦种业的育种水平。”

智慧农业 服务全链

据了解,安徽农垦的展台总体划分为“四大核心展示区+两大功能配套区”,集中展示种子、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农业管理,同时在皖垦精品展销与品鉴区带来各类粮油调味品、茶酒饮、乳制品等特色农产品。

“品味之选”展区农特产品琳琅满目(央广网发 安徽农垦供图)

在“服务之网”展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安徽农垦全力推进“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积极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2023-2024年,安徽农垦在省内累计开展社会化服务1138万亩次,带动地方粮食增产1.25亿斤。”通过参展农博会,安徽农垦能够直接接触村合作社、农业大户等,展示大路模式、双控一服务模式这两个社会化服务模式,提供覆盖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耕种管收储销”各环节全产业链。

全屏展示的安徽农垦数字农业管理平台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该区域负责人拿出手机说道:“除了大屏,平台在手机端也可以操作,更加及时便利。”近年来,安徽农垦集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安徽农垦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并以此为契机打造了安徽农垦数字农业管理平台。“平台采用‘5+1+3’核心架构体系,初步形成安徽农垦一片云、一张网、一键通的‘数字化’目标。”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3”是围绕农业全产业链打造数字种业、农产品销售、金融服务3个专项子平台,打破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壁垒,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串联,为安徽农垦产业协同发展注入动能。

精挑细选 皖垦精品

据了解,本次参展除了展示科技与智慧的“硬实力”展区备受关注,“品味之选”展区同样人流不断、热闹非凡。

大会期间会有定点直播(央广网发 安徽农垦供图)

高高搭起的展柜搭配谷物实物造型装饰,各类农特产品琳琅满目:倮倮米业的大米、糯米、糯米粉系列,还有农服公司的桐城富锌、龙亢农场的面粉、面条、有机大米,以及皖垦菜籽油、茶油、芝麻油和各类干货,不少参观者都是满载而归。

据了解,大会期间,农垦集团还在展区内固定直播间定点直播,实现“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展现“农垦大基地、皖垦好产品”。

编辑:徐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