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芜湖10月19日消息(记者徐鹏)在奇瑞汽车全球技术创新中心试制车间内,一辆新能源汽车突然出现电控系统宕机情况,警报灯随之亮起。危急时刻,王存峰迅速行动,指尖在电脑诊断设备上快速操作,双眼紧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C区控制模块信号已连接!”随着问题成功解决,工友们纷纷鼓掌,向他表达感谢,“王大师一到,问题解决!”
这样的场景,在王存峰22年的汽车试制研发生涯中并不少见。作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管工艺工程师,他的工作就如同汽车行业的“医生”,为汽车进行“全身体检”,确保每一辆车都能“耳聪目明、反应敏捷”。每一辆汽车都必须经过他所在团队的试制验证与调试后才能下线,并且要通过各类试验验证,方可正式上市。
王存峰与徒弟和同事一同探讨技术问题(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深耕行业22年,王存峰始终聚焦研发前期的总装设计验证、设备工装开发等核心环节。他设计制作出动力总成分装台等工装辅具,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来临,新能源汽车成为行业发展主流,王存峰带领团队主动“转型”,将核心工作方向转向软件调试。经过不懈努力,团队攻关的软件调试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能够保证车辆在下线调试后一次性点火成功。
在技术工作中,王存峰极其注重工艺细节的精准控制,只为确保产品具备长期可靠性。这份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让他收获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他带领团队累计解决试制问题5000余个,攻关疑难技术问题500余个,不仅提高了样车试制质量,缩短了试制周期,更为新车型的研发提供了坚实保障。
凭借出色的技术能力和突出贡献,王存峰获得了诸多荣誉。他曾斩获全国第六届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全国第三届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大赛竞赛优胜三等奖,还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机械工业“操作技术能手”称号,以及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技能大奖等。此外,他还拥有16个发明专利和50个实用新型专利。
在自身成长的同时,王存峰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22年来,他带出的15名徒弟如今都已成长为技术骨干,其中2人更是在省级技能竞赛中夺得冠军,为汽车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
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王存峰用 22 年的坚守与付出,诠释了 “皖工徽匠” 的风采。未来,他和团队将继续以技术品质为标尺,在汽车软件调试领域深耕细作,聚焦汽车软件实现功能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以持续强化的电器调试能力为基础,用汽车行业 “神经外科医生” 的精准与严谨,守护每一辆汽车的 “感知力” 与 “行动力”,为汽车品牌技术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坚实活力。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