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至11日,跟随“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采访团来到安庆,多次走进当地企业园区,两个现象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一个现象,是安庆有很多“老乡企业”“老乡项目”。

这与安庆坚持“内搭平台、外联老乡”的发展思路密不可分。在此牵引下,一批批安庆籍企业家、科学家,纷纷带着企业、项目回乡。

在桐城,安庆籍企业家李缜带来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桐城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为当地构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提供重要实体支撑。

在宿松,安庆籍院士吴宜灿带来中子肿瘤精准治疗癌症技术项目,推动光电子麒麟刀放疗和中子治疗这两大全国首台套医疗装备落户,让国际顶尖医疗技术下沉到县域。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这一年来,安庆牢记殷殷嘱托,在“内搭平台、外联老乡”的同时,树牢“服务好存量企业就是最大的招商引资”理念,不断擦亮“满宜办”营商环境品牌。

优质的营商环境如同强大的磁场,能够吸引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把人才优势逐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过去一年,安庆地区生产总值跨上3100亿元新台阶。今年1月至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另一现象,是所见到的企业负责人,几乎言必谈“出海”。

国轩高科用一块电池,链接全球多国新能源研发与制造,在新加坡设立联合实验室,在德国、摩洛哥等地设立研究院、材料基地及生产基地。

美博集团用一台空调,探索在零下35℃严寒中快速制热、在零上60℃酷暑中强劲制冷的先进技术,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送去温暖和清凉。

安庆的企业和企业家,主动在创新链上找伙伴、在产业链上找定位,累计培育“安徽出口品牌”24个,让世界逐渐用上“安庆造”。

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上持续发力。这一年来,安庆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精神,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以改革促开放,安庆实施30项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改革工作在省对市考核中位居全省第四。以开放谋发展,安庆推动五大“国字号”开放平台联动发展,创新支持综保区高质量发展“17条”。今年1月至8月,综保区进出口额位居全省第二。(记者方舢 范孝东)

编辑:赵家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