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9月30日消息(记者赵家慧)建县于唐代的安徽旌德县,是个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古邑。古邑的淡然成为如今“国际慢城”的气质来源,但这个人口不足5万人的县城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推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山清水秀出灵芝
旌德的“山清水秀”是被“盖章”认证过的。作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旌德的山水不仅用来观赏,还具有实际的经济价值。
神秘灵芝谷是安徽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乐灵芝”)的种植基地,它隐藏在深山之中,“晴天早晚遍地雾、阴雨整天满山云”,森林覆盖率高达83.9%,是个连手机信号都极其微弱的僻静之地。正是这种无污染野生环境,培育出了高品质的深山灵芝、石斛等各种珍稀中药材,云乐镇获批宣城市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单位,定位为“灵芝小镇”。
近年来,旌德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将生物医药作为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2018年经开区产业规划调整,成功争取省政府批准,2021年获批“安徽省生物医药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目前,集聚生物医药上下游企业36家,年产值近10亿元,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工人们收集灵芝孢子粉(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九月,是云乐镇灵芝种植基地丰收的时节。依山势而建的大片遮阳棚下,移除罩在灵芝地上的薄膜便能看见,灵芝“伞”面上、培养基上均被厚厚一层褐色粉末覆盖。
“灵芝从8月开始喷粉,9月末基本上就是收集的尾声了。”作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云乐灵芝在这里已经扎根三十多年,总经理周俊告诉记者,作为行业最早的一批灵芝企业,云乐灵芝对产品的开发逐步延伸到种植、精加工、育种、质量研发环节,形成了完善的灵芝产业链条。“目前的种植面积是4005亩,但为了保证菌种的纯净和灵芝的品质,我们划分了多个区域,实行‘轮作’的种植方式,也就是说,每年公司实际种植灵芝的面积只有200多亩。2024年,公司实现年产值4000余万元。”
擦亮金字招牌
在公司展厅里,各类灵芝、铁皮石斛产品琳琅满目。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过筛、除杂、灭菌、烘干、破壁……一颗颗灵芝种子经过精细加工,变身为备受市场青睐的灵芝孢子粉。
机器加工灵芝孢子粉(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云乐灵芝目前拥有中药饮片以及口服中药饮片生产线,保健食品粉剂、颗粒剂、片剂、硬胶囊、软胶囊生产线以及普通食品代用茶、压片糖果、固体饮料、食用菌制品、淀粉制品生产线。
公司以“仿野生+工业化”双轮驱动:一方面从皖南森林中持续选育高药用价值野山灵芝,通过菌种提纯复壮发明专利技术,成功培育出云乐赤芝1号、2号及云芝1号三大品种,实现药效成分与抗逆性的双重突破;另一方面建成近千平方米规范化菌种繁育中心,确保菌种纯度与活力,从源头把控品质,公司拥有GMP现代中药厂房1万余平方米,在气流风选除杂、水分离提纯等环节积累了多项发明专利技术。
作为安徽省药食用菌行业第一家口服中药生产企业,云乐灵芝已与中科院微生物所联合共建“灵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同上海农科院、安中医大等科研院所以及同仁堂、童涵春、雷允上、许氏洋参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中华老字号建立了长久良好的合作。
显微镜下破壁后的灵芝孢子粉(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作为“中国灵芝之乡”,近年来,旌德县多方面提升“旌德灵芝”品牌价值,擦亮“中国灵芝之乡”金字招牌。旌德灵芝已从野生采摘向人工种植、高科技加工、制药方向不断发展,生产、加工、营销体系日趋健全,研发出灵芝片、灵芝孢子粉、灵芝多糖肽、灵芝茶等十大系列200余种灵芝产品,涌现出一批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级名牌产品。
全县灵芝种植规模达8000亩,2024年灵芝产品产量突破1000吨,产业链上游以灵芝、黄精种植基地为依托,中游集聚云乐灵芝、新康药业等加工企业,下游布局黄山胶囊药用辅料、京茗药业透皮制剂等生产企业,构建形成“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制剂生产—健康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十四五”期间,旌德持续大力发展灵芝产业,推动灵芝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实现产业总产值年增长50%以上,初步形成在全国具备一定影响力的有机灵芝、绿色食品灵芝原料产地和深加工示范基地。
从面积和人口来看,旌德无疑是座小县,但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这里丰饶的物产,拥有灵芝、黄牛、青蔗、小籽花生、天山真香茶叶、梅花鳖6个国字号地理标志农产品,地标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旌德县正一手打造绿水青山的“生态名片”,一手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收获“金山银山”。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