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2月7日消息(记者鲍玉婵)蛇年新春,合肥城隍庙热闹非凡,一场“非遗+戏曲+年味”的文旅大戏正在上演。从正月初三(1月31日)起,这里围绕“逛庙会、赶大集、看灯展、晒年味”四大板块,开启新春文化庙会,通过文旅融合,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年夜饭”。

“糖画摊前排长队,剪纸窗花贴满墙。”2月1日上午,合肥城隍庙的非遗市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今年是蛇年,我特意设计了几款‘灵蛇献瑞’的图案,寓意吉祥如意。”剪纸师傅一边剪,一边向围观游客讲解剪纸的民俗寓意。一旁的糖画摊前,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糖浆在铁板上“画”出蛇形图案。糖画艺人王师傅笑道:“糖画不仅是手艺活,糖浆的温度、流速、凝固时间都有讲究,稍有不慎就会‘画蛇添足’。”而在庐州面塑展台,栩栩如生的“面塑蛇”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打卡。

“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手艺,更是文化记忆。”合肥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市集通过互动体验,让市民在“动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2月2日下午,城隍庙戏台上,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的唱段引来阵阵掌声。这是合肥城隍庙春节庙会的重头戏之一。从正月初三开始,城隍庙戏台连续多日上演戏曲专场,黄梅戏的婉转悠扬、庐剧的乡土韵味、京剧的铿锵有力轮番登场。合肥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戏曲演出不仅邀请了本地剧团,还特邀了省内外知名戏曲艺术家助阵,“既有经典剧目,也有新编戏目,力求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找到共鸣。”

“小时候过年最爱看戏,现在带着孩子来,感觉年味又回来了。”市民陈女士带着6岁的女儿坐在戏台前,一边看戏一边讲解剧情。

当戏台上的锣鼓声与台下的掌声交织,城隍庙的年味便有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合肥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庙会不仅是文化展示的平台,更是文旅融合的试验场。”当庙会的热闹与灯展的璀璨交织,合肥的年味便有了文旅融合的“新表达”。2025年的合肥城隍庙,不仅成为市民寻找年味的“文化地标”,更是游客感受合肥魅力的“文旅窗口”。

编辑:张琳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