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8月21日消息(记者鲍玉婵)近日,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学院张保卫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植物类群》上报道了一种大型真菌新物种——安大柄杯菌。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也彰显了安徽大学在生物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
安大柄杯菌(安徽大学供图)
安大柄杯菌的标本首次采集自安徽大学磬苑校区,这一发现使得安徽大学校园内再次成为科学探索的热点。该物种的学名巧妙地融入了安徽大学的缩写“AHU”,中文名为“安大柄杯菌”。
据研究团队介绍,安大柄杯菌的发现源于一次对校园内大型真菌的系统调查与标本采集。在磬苑校区南门附近的小树林中,博士后沈珊博士注意到了一种外形显著不同于国内已知柄杯菌的物种。这一发现引起了研究团队的高度关注,随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显微观察和分子系统学研究。
通过显微观察,研究团队发现安大柄杯菌在微观形态上与已知的柄杯菌属物种存在显著差异。再经过分子系统学研究后发现,该标本具有很强支持度的单系谱系,与同属物种明显分离。
安大柄杯菌在形态学上也有着独特的表现。该物种为一年生,幼时呈杆状、匙形或扇形,扇形两侧逐渐连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杯形。担子果表面光滑,鲜嫩时呈橙红色,干燥后则变为浅黄色,并呈现出明显的同心状和放射状带状。显微镜下的微观形态更是揭示了该物种多种囊状体的存在。
通过与相近物种巴西柄杯菌和热带柄杯菌的形态学对比,研究团队确认安大柄杯菌为一新物种。这一发现不仅将柄杯菌属的数量增加至54种(此前全球范围内有53种,我国有13种),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资料。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