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11月1日消息(记者徐鹏 通讯员宣萱)寒冬酷暑,风霜雪雨,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升起,在宣城市宣州区沈村镇丁店村新河桥十字路口,你总能见到一位中年男子在指挥交通。身着印有“江淮义警”字样的蓝色马甲,看上去格外精神,他就是丁华平。在这个岗位,他已经坚守了20年。
沈村镇新河桥十字路口位于318国道与006、007县道交叉处,由于这里处于交通要道,人多车多,没有红绿灯,遇到节假日和上下班高峰期时,这里就会形成交通拥堵,影响人们的出行,以前也曾在这里发生了交通事故。丁华平在国道旁边自己经营了一家超市,看到这里拥堵的交通,他就一直琢磨着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后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他接触到交通志愿者工作,这便主动当起了移动的“红绿灯”,义务指挥交通,一干就是二十年,去年正式加入“江淮义警”的队列。现在超市规模变大了,尽管平日里有时会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依然每天早晨坚守在十字路口,主动承担起十字路口的交通志愿者。这些年来丁华平在每天上学、放学的时间段里,身着义警服装站在十字路口指挥着交通,护送学生上学、放学,指挥着行人、车辆安全通过。他累计护送学生、行人安全通过上万人次,劝导和纠正不文明交通行为千余次,预防各类事故百余次,在新河桥十字路口,丁华平是大家最熟悉的人,也是最陌生的人,熟悉于脸庞,却不知真实姓名。因此,司机们都喜欢喊他“老师傅”,行人都尊称他为“好心人”。
丁华平虽然不是警察,但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位尽职尽责的“编外辅警”。维护十字路口的交通安全时,还当起了“国家法律、政策宣传员”。他经常自编普法顺口溜,摘抄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惠农政策、先进人物事迹等,张贴在丁店村的宣传栏上,便于过往行人学习阅读。“带动身边人,让爱心接力棒一直传递下去。”看着新河桥十字路口上的车辆和行人,丁华平说出自己的小心愿,也号召众人争做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爱照亮每一个角落,用心温暖每一个人。
丁华平还是具有人间大爱的民间公益人。2016年冬天的一个夜里,大雪纷飞,一名60多岁的老人骑着电动三轮车,因为雨雪天气路面湿滑,一不小心连人带车都翻倒在路边,丁华平得知后,立刻前去扶起老人,并喊来附近的村民一起将车抬起来,然后又将老人安全送到家,老人感激不已,连声道谢。诸如此类的爱心善举,丁华平做了许多,帮助过许多来往的人。他救助过晕倒的清洁工,劝解过争吵的打架者,搀扶过跌倒在路上的老人……他做的好事数不清。他妻子常说:“你是无事找事忙,是爱管闲事的好心人!”丁华平说:“只要群众需要我,我愿意一直坚持做下去!”
“从他身上看到了太多爱心善举,也感受到了奉献的力量,所以我想跟他一样把路人当亲人,尊重和帮助大家。”作为丁华平精心挑选出来的“徒弟”,罗清芳笑称自己不仅学会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服务交通出行,而且受“师傅”影响,更加坚定了无私奉献的决心。
“带动身边人,让爱心接力棒一直传递下去。”看着新河桥十字路口上的车辆和行人,丁华平说出自己的小心愿,也号召众人争做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爱照亮每一个角落,用心温暖每一个人。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