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1月28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李跃亭)今年以来,安徽省长丰县公安局交管大队锚定“提升现代交通治理能力,护航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通过强化责任落实、深化隐患治理、严格秩序整治,推动全县道路交通秩序与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担当有为,打好责任落实“主动仗”

“这条路以前事故多发,大家开车都提心吊胆的。”家住G206国道旁的村民老张回忆道。为扭转这一局面,长丰县交管大队建立起“领导分片包干、民警路段到人”的责任机制,推动道路安全管理责任落地落实。民警倪兵每周巡查G206义井镇至庄墓段,他表示:“如今路上增设了爆闪灯和减速带,村民夜间出行更加安心。”

县局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召开现场协调会,将事故预防作为重中之重部署推进。市局指导组两度下沉帮扶,实地查看G206、蒙城北路等重点路段,推动整改隐患点段。一位参与整治的民警反映:“指导组不仅指出问题,还协助规划设置了8处警示灯和30处减速标线,整治效果立竿见影。”

在精准研判方面,交管大队建立“日分析、周研判、月总结”机制,对每起事故建档立卡,依托事故预警平台生成“风险热力图”,动态调整勤务部署。蒙城北路与五湖大道交叉口曾被列为高风险点,通过加装信号灯、优化车道布局,三个月内事故数下降四成。经常途经该路段的货车司机陈师傅感叹:“现在路口视野清晰,抢道、擦碰现象明显减少。”

科技赋能也在一线实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交管大队优化了52个路口信号配时,打造10条绿波带,车辆通行效率显著提升。AI人脸识别系统上线后,精准查获多起无证驾驶、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一名被查处的驾驶人坦言:“没想到现在技术这么先进,以后再也不敢抱侥幸心理了。”

深化源头管控,打牢隐患治理“阵地仗”

“我们每天都在路上跑,最怕路况不明、视线不清。”货运司机张师傅道出许多驾驶人的心声。针对群众关切,长丰县交管大队开展“一路一策”精细化排查,建立“一患一档、整改销号”工作机制,累计设置交通信号灯13处、电子监控4处、球机8个、太阳能爆闪灯201只、黄闪灯80只、高音喇叭20处、速度提示牌14处、减速带500米、交通标志26块,施划交通标线5000平方米,修剪树木遮挡视线路口21处。一系列扎实举措,有效遏制道路安全隐患,群众出行安全感显著增强。

“以前反映问题总要等很久,现在整改速度快多了!”家住合水路附近的村民陈大姐指着新安装的防护栏称赞道。长丰县积极推动隐患治理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争取专项资金526万元,完成省市道交办督导的34处风险路段改造,形成“发现—交办—整改—反馈”的治理闭环。

“安全问题不能只靠路面查处,更要从源头抓起。”长丰县交管大队负责人傅世宝强调。大队推出“敲门行动”,民警主动上门为客运企业检查车辆、发放安全告知单,累计清理隐患车辆1.2万余辆,向3750名重点驾驶人推送警示信息32轮次。通过联合交通、教育等部门开展215家次协同检查和2次高风险企业约谈,构建起从路面到源头的全链条监管闭环。

重拳整治秩序,打赢专项行动“攻坚仗”

“以前晚上总被‘炸街’摩托吵得睡不着,现在整治后清静多了!”家住城区的王女士欣慰地说。长丰交警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乱象,持续开展“靖安”系列整治行动,对酒驾醉驾、货车超载、“飙车炸街”等突出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管态势。今年以来,现场查处交通违法17.04万余起,其中酒驾353起、醉驾363起、“三超一疲劳”2.2万起、电动车违法5.17万起,形成有力震慑,道路秩序持续向好。

“多部门联合执法,让违法车辆无处可逃!”一名参与夜间联合整治的派出所民警感慨。大队积极推动警种融合、部门联动,与交通、城管、巡特警等单位协同开展联合执法。针对农村地区老年人驾驶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等问题,创新建立“视频巡查+数据预警+上门劝诫”机制,通过精准识别与教育劝导,既守住安全底线,又传递执法温度。

“刷短视频也能学交规,‘长丰公安’抖音号我们常看!”一名企业通勤车司机表示。长丰县公安局交管大队主动顺应新媒体传播趋势,打造“美丽乡村行”等普法品牌,推出系列短视频、警示海报和安全提示,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七进”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交通安全理念,全社会文明交通意识显著提升。

展望未来,安徽省长丰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深化科技应用,推动交通安全治理向更高水平迈进。通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长丰,让交通安全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平安畅通的道路上,驶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编辑:徐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