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砀山11月19日消息(记者鲍玉婵 通讯员李艳龙)近年来,安徽省砀山县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三大主体”,持续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在提升酥梨品质、拓展市场空间、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砀山酥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悉,砀山县位于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安徽省最北端,以盛产酥梨而闻名遐迩,种植酥梨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被誉为“世界梨都”“中国酥梨之乡”。目前,砀山县种植梨树面积达40万亩,其中砀山酥梨种植25万亩,百年以上老梨树留存6万余株,年产酥梨达75万吨。“砀山酥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品牌价值达190.46亿元,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20亿元。

合作发展,唱响酥梨产业“振兴曲”

在砀山县良梨镇,刘超纲发起成立了砀山县三联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最初由10多户农户参与,如今发展成为涵盖良梨、葛集、唐寨、园艺场等乡镇(场)的多个村庄超过160户的农民合作组织,改变了农户以前单打独斗的经营状况,现建成1000亩的国家级标准梨园,形成了规模化酥梨种植基地。

在玄庙镇,砀山县超祥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精心打造了“云上梨园”,建设数字化果园管理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气象监测、病虫害预警全覆盖,使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35%左右,年节水40立方米/亩,综合成本降低20%左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提升。

近年来,砀山县酥梨合作社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推广普及农药肥料减量提质增效、农机农艺适应融合、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使用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土壤、光照、病虫害等数据,生成精准灌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案,有力提升了生产管理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在科技赋能酥梨产业发展的同时,砀山县不断拓展乡村休闲旅游,大力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本地丰富的酥梨种植资源,该县积极拓展酥梨旅游业,以砀山“梨花节”“采梨节”等特色节庆活动为载体,拓展梨园民宿、自采梨园、“云上梨园”“数字果园”等新业态,大幅提升酥梨产品的附加值。

砀山吾家吾村农民果蔬专业合作社建设“共享梨园”,通过出让老梨树使用权实现梨园共享,借助现代物联网技术,让城里人远程可视梨园情况,体验田园生活;打造“四季梨园”主题景区,开发梨园认养、梨文化研学等体验项目,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衍生出梨木工艺品等文创产品;带动周边农家乐、乡村民宿等旅游服务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为提升农民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砀山县还促进合作社“抱团”联合发展,目前全县已成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2家。其中,砀山“领头雁”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6家合作社联合组成,充分发挥各成员社的优势,构建起从酥梨种植到冷库仓储、深加工、电商销售的产业闭环,还开发出“头雁烤梨”“爻一梨茶”等深加工产品,年加工酥梨鲜果3000吨,带动酥梨种植户每吨增收1200元,为砀山酥梨产业树立了合作共赢的典范。

农场经营,夯实酥梨产业“基本盘”

为发挥家庭种植的灵活性,砀山县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经营,不断提升酥梨品质。该县支持种植能手成立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酥梨适度规模经营,经营面积集中在20~30亩,农场人员对每棵梨树进行精细化照料,尤其是在绿色防控、疏花疏果、修剪树枝等关键环节。在春季疏花时,依据梨树树龄、树势精准确定留花数量,促进养分合理分配;在夏季修剪环节,精心调整树冠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得酥梨果实大小均匀、色泽鲜亮。目前,全县酥梨家庭农场亩均产量突破3000公斤,酥梨糖度达12.2,显著提升了酥梨品质和商品率。

在水果产业的激烈竞争中,砀山酥梨要想脱颖而出,拓宽销路是关键之举。以前,酥梨家庭农场各自为战,产量和供货稳定性不足,难以吸引大型采购商。为提升家庭农场的市场化程度,砀山县创新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的融合模式,支持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联合发展拓展水果销路。如今,酥梨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成为破解发展不足难题的“金钥匙”。合作社整合各个酥梨家庭农场的产品资源,形成规模化供货能力,实现“好梨卖好价”,为砀山酥梨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农企引领,增强酥梨产业“驱动力”

在推动砀山酥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农业龙头企业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成为砀山县水果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品牌提升的关键驱动力。目前,砀山县有水果产业龙头企业58家。

砀山县以酥梨、黄桃等特色水果为基础,大力发展水果精深加工,延长水果产业链条,现构建了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引进汇源果汁集团、中国海升集团等知名食品企业,砀山县年水果加工能力突破120万吨,形成罐头、果汁、果胶、梨膏等多元化产品矩阵,年出口创汇超1亿美元。此外,砀山县积极拓展水果深加工品类,引进山东润中药业有限公司润肺梨膏生产项目,实现了从果品到药品的突破。

同时,砀山县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水果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参加国家及省市组织的展览展示活动,开展“酥梨出山”等推广活动,培育了多个酥梨品牌,擦亮了“砀山酥梨”的金字招牌,通过品牌强农提升了产品价值。大力拓展电商渠道,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深度合作,推动砀山酥梨直达全国及日韩市场,2024年砀山酥梨电商销售额约15亿元。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下,砀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全县拥有合作社5187家、家庭农场3384个,其中水果产业合作社3379家、水果产业家庭农场1661个,有酥梨种植销售合作社2000多家;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19家、市级127家;另外,该县还建有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组成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7家。

砀山县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三大主体”,以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将分散的农户整合起来,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构建起集约化、规模化的水果产业发展新格局。

编辑:刘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