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怀远11月17日消息(记者鲍玉婵 通讯员张露伟 张泽 杨晨羲)初冬的涡淮平原,90万亩糯稻收割正忙。怀远县把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科技、绿色、质量、品牌“四箭齐发”,一粒粒糯米正串起百亿级现代化大产业。

一望无际的糯稻田(央广网发 怀远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来到怀远县白莲坡镇茆塘村,种粮大户殷秀云的糯稻田里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暖阳下,一望无际的金黄映入眼帘,稻浪翻滚,机器轰鸣。从最初的一亩三分地到现在5800亩,十年间,殷秀云抢抓时机,逐步扩大种植面积,搭上了怀远糯稻产业发展的快车。
殷秀云介绍道:“我们的糯稻品质绿色无污染,糯米品质也非常好,既减少了农药使用,也节约灌溉用水,现在产量和品质都提高了。我们的亩产在1500斤以上,主要是做茆塘八珍坊白莲坡贡米,销往全国各地,比如说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每亩地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
走进怀远县百姓粮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面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工人们各司其职,穿梭在机器之间巡检着每道程序,确保每一粒出厂的大米都符合国家标准,一袋袋糯米在自动包装线上被密封好,等待着被送往千家万户的餐桌。
怀远县百姓粮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旭喆说道:“我们公司现在每天的加工量在350吨,产值大约在160万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的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品牌,推动农业现代化。同时,我们也将与当地农户紧密合作,通过订单农业、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户提高产量和收入,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目前,怀远县糯稻全产业链产值达110亿元,糯稻年加工能力突破300万吨,实现了“原粮—糯米—食品—餐桌”全链条跃升。今三麦、中志食品等加工企业正开足马力,糯米粉、汤圆、烧麦、富硒糯米等40多款新品源源不断下线。
安徽橡果糯香食品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李建飞告诉记者:“我们用本地糯米做的烧麦糯米鸡八宝饭、汤圆红糖糍粑,供不应求,商场餐饮抢着用,企业糯米粉每月用量2000吨,全部就地采购,带动本地糯稻增值200元每吨以上。今年公司产能满负荷运行,预计年产速冻米面食品10000吨、产值1亿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沿着糯米产业全链条升级,让小小糯米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豆子,也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近年来,怀远县出台的《中共怀远县委怀远县人民政府关于振兴怀远糯稻的实施意见》《怀远县糯稻品质提升工作方案》《怀远县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支持糯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为糯稻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目前,怀远县培育发展加工企业12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怀远县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糯稻生产基地和糯米交易集散地。
怀远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和绥表示:“下一步,我们持续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重点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全力打造中国糯米第一县,让糯稻产业成为怀远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