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德11月17日消息(记者鲍玉婵 通讯员程力)在广德市桐汭街道天寿社区,一栋崭新的五层电梯洋房静静矗立。楼前,几位老邻居正兴致勃勃地聚在一起,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笑意,热烈讨论着为新家取名的事。从“忧居”到“优居”,一场由居民主动参与的“自主更新”实践,正悄然点亮这座城市的旧区新梦。

红手印,印出民心所向

广德市桐汭街道,一栋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石油公司宿舍,承载着20户居民的记忆,岁月侵蚀下,这里墙体开裂、设施老化,安全隐患如悬在心头的石头。居民改造意愿强烈,可因未纳入征迁计划,焕新希望一度渺茫。

随着宣城市《关于做好老旧房屋“自主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出台,为小区吹来了政策春风。“20户居民全部签字按印,同意出资自拆自建,这份共识太不易!”桐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马代林感慨万千。

由广德市房地产管理中心牵头组建专班,住建、城管等部门联动,更邀5位居民代表全程参与。从改造方案到施工单位选择,20余次会议上业主意见被充分采纳,真正实现“我的家园我做主”。去年11月,近40年的危楼顺利拆除;今年4月,新楼结构封顶;8月底,配备电梯与智能安防的五层新住宅交付,居民们喜提新房。

作为首例成功落地的“自主更新”项目,它让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如今,广德市已有多个老旧小区群众自发提出申请。

小小洗手池,照见民生温度

广德市的老旧小区改造,既注重“大工程”,也兼顾“小细节”。在香悦兰亭、金峰新城等小区试点安装专用洗手池,以“小设施”传递“大温暖”,让城市精细化服务直抵居民“家门口”。

“带娃在小区游乐场玩,洗手太愁人,回家太远,临时找地方又难。”香悦兰亭居民李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困扰。专项摸底调研显示,广德市80%以上老旧小区的游乐场,都未配备儿童专用洗手设施。

瞄准这一民生“小切口”,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联合社区、物业组建专班,实地勘察选址、定制施工方案。9月初,首批试点小区的露天儿童洗手池正式启用,设施紧邻活动区,设计50厘米高度水池贴合儿童需求,圆润的安全边角、加装的防冻装置,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对民生末梢的贴心关怀。

为让设施长效服务居民,一套专属维护机制同步落地:物业每日巡查维护,保障供水清洁与设施完好,周边还张贴温馨提示引导文明使用。这小小的洗手池,成了嵌入社区的“温度计”,丈量着孩子指尖的清爽,也安了家长的心。

最美无量溪,水清路畅园美

碧波微漾的无量溪畔,市民在绿道上悠闲骑行,孩童在“萌猫乐园”尽情嬉戏,昔日脏乱河岸已成为城市中最富活力的风景线,早起的市民或慢跑或散步,享受着一天中清新的开始。

而在一年前,这里的岸线还略显杂乱,功能单一,难以吸引市民亲近。随着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的中心轴项目推进,无量溪西岸太极大道至卢湖坝下段10.4公里公园景观带全部贯通,“最美无量溪”这条宜养宜游生态廊道既改善了城乡风貌,又为后续康养产业发展预留了空间。

在杨家湾段滨水公园,“萌猫乐园”儿童区成为孩子们欢乐的海洋,猫咪造型的滑梯和全市首座儿童迷宫吸引着无数家庭前来游玩。园内90余种乔灌木错落有致,银杏、香樟等乔木撑起绿色穹顶,缤纷花卉点缀其间。

“我就住在附近,听说这边的公园建设好了,我便来看看,很惊喜,色彩搭配非常漂亮。”市民何唐华赞叹道,“公园沿河而建,大人可以沿河散步,孩子可以在主题乐园里游玩,真是休闲好去处。”

从杂乱到有序,从单一功能到全龄友好,广德市正通过一系列城市更新行动,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更具韧性、更富活力。这条宜养宜游的生态廊道不仅改善了城乡风貌,更为后续康养产业发展预留了空间,让“水乡园林”从愿景照进现实。

编辑:刘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