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11月13日消息(记者 张琳琳 通讯员 赵晨怡)近日,作为合肥市“大外环”西环线的重要节点,淮南至桐城高速淮南段沥青中面层摊铺里程进度已过半,计划于12月中旬完成路面工程,这标志着这条交通大动脉朝着年底主线完工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S19淮桐高速不仅是完善区域交通路网的关键工程,也是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通道,更是打造合淮产业走廊的重要支撑。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串联合蚌、滁新两条高速,缓解区域交通压力,大幅缩短淮南至合肥的通行时间。

沥青中面层摊铺施工(央广网发 安徽建工路桥供图)

聚力攻坚,打通关键节点

在广袤平坦的淮河平原修路架桥,并非想象中那般容易。安徽建工路桥承建的淮桐高速淮南段路基4标项目全长9.6公里,共有桥梁15座,包含李山、小甸集2处互通立交,施工内容涵盖路基土方、桥梁涵洞、互通立交、预制构件等专业领域。开工建设初期,房屋征拆、杆线迁改的点多量大,导致沿线被分割成5段,作业面不连续,施工组织难度极高。

面对土源紧缺、高压线横穿主线、涉路施工风险高等难题,项目创新思维,采用“立体作战”模式。纵向以桥梁、路基为核心攻坚点,横向联动物资供应、技术保障和安全监督。按照“统筹规划、平行施工、立体展开”的原则,设置3个工区,合理利用S16合周高速预制标已有场站,另外再增设1座混凝土拌和站,及时调配资源,在断点处采取“跳跃回溯”施工方式,全力开拓更多作业面向前推进,逐步打通堵点,在全线率先完成路基转序交验。

清晰的目标和合理的规划是工程建设成功的关键。针对多个作业面同步施工的复杂情况,项目每周召开进度分析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动态调整计划。积极参与业主、公司组织的劳动竞赛,积极克服汛期、高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充分激发全员的干劲和热情。互通区原计划三跨一联的现浇施工,通过加大支架投入,实现多跨同时浇筑,创新采用“保通匝道+同步施工”方案,实现主线与匝道施工平行作业,涉路5座桥梁施工提前4个月贯通。同时,积极主动与沿线乡镇对接,最大限度挖掘现有存量土,同时利用水渠整治寻找土源,通过优化路基填料,让煤矸石“变废为宝”,将高标准农田整治产生的合格土源用于建设,探索出平原区取土的新途径。

技术创新,助力提质增效

项目坚持贯彻工业化建造理念,在基础软硬件方面推行“四集中”,即集中拌和、集中加工、集中预制和数据集中管理,具有质量稳定、生产快捷等优势。将常用量大、标准化程度高的通道、涵洞,进行流水线加工制造,市场化供应至现场,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拼装。项目团队聚焦质量通病,开展小而实的工艺改进,采取预制件凿毛处理、安装时加铺密目网、投入高粘度砂浆等措施,提高装配式箱涵安装一次验收合格率并形成专题工法,获得中国市政QC小组活动一类成果。

现场标准化建设同样彰显精细化管理水平。从基坑全封闭围护到墩柱一体化作业平台,从高压线限高防护到“两区三厂”规范布置,每个细节都体现出专业水准。桩基区域设置防渗泥浆池和双层防护栏,平交道口配备醒目标志和专人指挥,迎来全线参建单位4次观摩并获得一致好评。项目创新打造安全培训体验馆,通过物防、技防、人防深度融合,提升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构建起立体化安全保障网,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诠释“安全第一”的内涵。

红色基因,注入筑路初心

小甸集是安徽省党的火炬最早点燃、党的旗帜最早举起的地方。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项目党支部坚持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互促互进”,强化思想引领、狠抓管理落实、积极付诸行动,做到工程建设关键节点有组织把关、关键时刻有党员支撑、关键步骤有党员先行。企地共建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延伸,项目始终牢记国企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开展慰问孤寡老人、爱心助农、金秋助学、植树绿化等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积极协助属地开展道路养护,既改善周边环境,也增强彼此联系,为施工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小甸集互通(央广网发 安徽建工路桥供图)

“十四五”时期,安徽建工路桥紧跟淮南市委、市政府的发展规划,深耕基础设施领域,参与多条高速和国省干线建设,全力打造造福当地的“发展带”、惠及人民的“幸福路”。先后承建了G328改扩建、凤毛快速通道、合周高速东淝河特大桥、G237寿县改扩建等重点工程,优质高效地推进建设,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属地“朋友圈”逐渐扩大,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业主及当地人民的诸多赞誉。

交通先行,赋能区域发展

淮南市是连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重要地带。近年来,依托自身优势,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高速公路的持续加密,将进一步提升当地农产品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地区扩大招商引资“朋友圈”,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并进一步激活文化和旅游产业,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淮桐高速建设,不仅拉近了城乡距离、便利了沿线群众出行,也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持续动力。作为合淮产业走廊的关键支撑,这条高速公路将进一步加强淮南与合肥都市圈的联动,串联起优质的文旅资源。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周边资源开发的基础上,为沿线城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添动力。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随着淮桐高速淮南段即将通车,寿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以“新桥新城、寿州古城”建设为依托,积极打造合淮同城化的桥头堡、合淮城市副中心。安徽建工路桥的建设者们凭借智慧与汗水,在淮河两岸书写着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生动篇章,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与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编辑:刘畅司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