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江县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党建联建为纽带、联农共富为目标,通过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统筹资源要素,推动联合抱团,深化利益联结,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走出了一条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带动、抱团式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庐江县移湖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系统规划、一体布局,通过村村抱团领办联合社,村企联建成立“共富联盟”,推动乡村资产、资源、技术等要素优化配置,有效激发乡村共富发展内生动力。
党建赋能,抱团发展聚合力
庐江县移湖街道党工委牵头抓总,统筹区域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政策项目等因素,打破就村抓村惯性思维,以闸山村党委为主导,联合地域相邻、产业相连、资源相容的永桥村、马堰社区,共同领办联合社,依托百大合家康农产品供应基地和电商物流产业园,发挥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攥指成拳”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实现跨村联建、优势互补,有效破解单个村资源有限、要素不足、对接市场难等问题。
在宣传发动方面,庐江县移湖街道党工委通过召开党群议事会、村民代表会、村组“板凳会”等,实行“党员联系社员”制度,按照党员农户带头、产业带头人加入、普通村民参与的步骤宣传发动,共吸纳141户农户、2家龙头企业参与联合社,筹资87.31万元,搭建起联合社发展框架,凝聚起抱团发展产业力量。此外,移湖街道在成立联合社的基础上,与选派帮扶单位合肥百大集团开展“国企联村党建共建”,联合辖区司农电子商务、顺丰物流等多家企业共同组建“共富联盟”,构建“1个联盟+1个联合社+3个村(社区)+12家企业”的共富发展体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解决产业发展、人才招引、基础设施保障等关键问题20个。通过跨村整合资源资产,发挥村集体组织协调、企业经营管理等各方优势,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因地制宜,创新路径强产业
移湖街道采用“联盟牵线、企业助农、订单保收”模式,签订300亩蔬菜订单种植协议,打造“2000亩优质油菜+2000亩有机粮+500亩瓜果蔬菜+200亩立体高效农业”的“2252”现代农业种植基地,建立“基地统一种+联合社统一收+企业统一销”的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由“小散弱”转向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一体化产销。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移湖街道推动传统种植农业向初精加工、观光农业拓展延伸,改造永桥村堆土区,打造千亩油菜花海,盘活村部700㎡闲置房屋建成“共富油坊”,月产菜籽油7200斤,带动80余名村民就业。与企业合作建成咸菜、藕粉、锅巴等10余条初精加工生产线,注册“移湖湾”农产品商标,成功推出菜籽油、锅巴、藕粉等10余种特色农副产品,对产品从生产加工到包装设计的全链条进行严格把控、溯源认证,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产品溢价提升约40%。
移湖街道结合全县“百名头雁上直播”活动,组建“书记四人寻”抖音助农直播间,打造“每日云端早市+夜话乡土好物+周末精选专场”三大特色助农直播栏目,让农家庭院、产业基地种出的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走向全国。开播至今,带动600余户村民销售农产品近370万元。打造全县“村播”孵化基地和“共享直播间”,联合全县50多名村干部组成“村播联盟”,定期开展直播培训和互动交流,共同讲好直播助农赋能乡村振兴故事。
多方共赢,联农带农促增收
近年来,移湖街道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与100多户农户建立长期稳定“你种我销”合作关系,联合社统一收购销售农户自种自养的地道农产品,村干部通过入户上门收菜、帮助村民卖菜,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利增收”,同时也进一步拉近了干群关系。为拓宽增收渠道,移湖街道创新“参社入股分股金+土地流转得租金+助农销售赚现金+基地务工挣薪金”的“四金”增收模式,引导村民深度参与联合社产业项目,持续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红利。通过做大做强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农产品供应基地为220名群众提供打包员、装车员等“家门口”就业岗位,其中吸纳60周岁以上剩余劳动力就业40余人。2024年,联合社向社员、困难群众和高龄老人共752名群众发放股金分红及福利分红14.69万元。随着联合社产业发展规模提升和效益扩大,按照“217”利益分配模式,移湖街道村集体同步获得增收。截至目前,闸山村、永桥村、马堰社区集体经济村均经营性收入达256万元、经营收益达86万元,预计年底可分别突破350万元、150万元。
移湖街道“村企联建”模式是庐江县以党建联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庐江县围绕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推动94个镇村、35家企业、36个机关部门等结对共建,成立20个片区“共富联盟”,通过组织共建、产业联育、人才联培、资源联享,推动产业上下游、抱团联建村共同发展。通过镇级领办联合社,有效整合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资源要素,有力破解乡村资源碎片化、产业零散化、强村富民路径不宽等发展瓶颈,凝聚了乡村共富发展合力,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共富”的转变。(来源:中共庐江县委宣传部)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