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茶园层层叠叠,六安瓜片的清香随风飘散,随手一拍便是‘茶海映湖光’的治愈画面。”近日,六安西茶谷观光码头正式开业,吸引了来自上海的游客王阿姨一行在此乘船游玩。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以项目建设为“硬支撑”,以景区升级为“主引擎”,以资源活化为“新路径”,将生态优势、红色底蕴转化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让“绿水青山”持续变为富民强市的“热经济”,书写出全域旅游发展的崭新篇章。
项目筑基:全链条推进 激活文旅动能
文旅市场的繁荣,离不开坚实的项目基础。六安市以《六安市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指引》为指导,聚焦市场需求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并精选133个优质项目编制《六安市文旅产业招商项目册》,明确招商方向与重点。
在项目推进与要素保障方面,六安市成效显著。为破解企业融资难、用工缺等问题,该市举办文旅行业政银企对接会、文旅产教融合对接会等活动,累计为文旅企业解决融资1.9亿元,达成就业意向300人,为文旅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奠定坚实基础。目前,60个项目纳入文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监测范围,投资增速达98.8%,排名跃升至安徽省前列。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精准招引模式,让一批优质项目落地生根。临水酒庄花香酒谷等16个项目成功落地,洲际旅游度假休闲等32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将进一步丰富文旅产品供给。颐高特色文化街区、新峰休闲康养项目、上河街希尔顿欢朋酒店等40个项目顺利投入运营,总投资48.08亿元,成为激活文旅市场的“生力军”。
其中,迎驾水上乐园总投资6700万元,一期于9月8日正式迎客,该项目突破传统水上乐园模式,深度融合六安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打造集观光游船、水上休闲、水上运动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空间,不仅成为本地及周边市民夏日消暑热门选择,更填补了六安高端水上文旅项目的空白。
六安欢乐水世界(金安区文旅投公司供图)
此外,横塘岗乡六安欢乐水世界与六安城区淠河沙滩浴场也成为市民游客休闲新选择。前者拥有水上“劳斯莱斯”、飞人、尾波冲浪等项目,青山环抱间适合亲子避暑;后者依托淠河自然景观打造“城市沙滩”,实现“治水”与“富民”双赢,让淠河成为六安城市发展的“生态名片”。
景区焕新:“提标进阶” 让老牌景区重焕生机
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六安市紧跟文旅消费升级趋势,深入推进全域景区“提标进阶”转型跨越工程,让老牌景区焕发新活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
全市54家重点旅游景区实施“提标进阶”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76亿元,建成天堂寨亲清谷、万佛湖水上娱乐、东石笋亲子乐园、大湾村红色文化研学基地、佛子岭迎驾水上乐园、龙津溪地老磨坊游乐园等一批改造升级项目,景区体验感与吸引力显著提升。
独山镇南焦湾露营地(裕安区文旅局供图)
曾因红色历史闻名的独山古镇,如今凭借南焦湾露营地迎来“二次爆发”。该露营地依托当地山水肌理,打造集露营烧烤、清水游乐、秘境观花、儿童乐园于一体的复合业态,迅速成为区域旅游新地标。今年暑期,南焦湾露营地客流“井喷”,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5000人次,营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为古镇带来旺盛人气与消费活力。
金寨县汤家汇红旅小镇景区在室内红色沉浸式剧目《立夏》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红军街实景互动演出”项目,以汤家汇镇红军街为实景载体,还原1930年前后当地市集风貌与革命志士活动场景。专业演员化身“商贩”“通讯员”“村民”等角色,通过情景对话、互动演绎,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当年的生活气息与革命氛围,将红色历史从“静态展示”变为“动态体验”。
来自南京的游客张达健是六安文旅的“常客”,他深切感受到老牌景区的“焕新”变化:“最近几次来六安,发现熟悉的景区多了很多新体验。天堂寨的亲清谷太适合夏天了,踩着清凉的溪水往前走,比单纯爬山舒服多了。”
资源活化:创新模式 唤醒沉睡资源“新价值”
在文旅发展过程中,六安市不浪费一寸“沉睡资源”,通过创新运营模式与主题策划,让废弃空间、闲置资源焕发新生,既拓展了文旅发展空间,也为产业注入独特魅力。
“真没想到,以前废弃的矿坑能变得这么有特色!”来自武汉的95后游客李媛在春山露营地打卡时,忍不住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体验,“坐在矿坑边缘的帐篷里,抬头是星空,身边是保留着工业痕迹的岩壁,这种工业风与自然风的碰撞特别酷,很对我们年轻人的胃口。”自运营以来,春山露营地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便一房难求,成为六安吸引年轻游客的“新名片”。
冯井镇“原乡夏夜,矿韵烟火”夏日烧烤季(霍邱县文旅体局供图)
“以前只知道冯井镇有矿,没想到现在能在这里一边看矿坑夜景,一边吃烧烤,还能看文艺表演,太热闹了!”家住合肥的市民张强带着家人专程赶来,对“原乡夏夜,矿韵烟火”夏日烧烤季活动赞不绝口。该活动吸引近2万人次参与,带动消费近30万元。蝎子山水库景区在六安市抖音自然景观人气榜中跃升至第9位,成为今夏皖西地区瞩目的“夜经济”亮点。
皋陶文创乐园引入专业运营团队,结合皋陶文化特色,植入多元业态,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带孩子来这里,既能看神话主题演出,又能体验20多个游乐项目,孩子玩得开心,还能学到知识,特别有意义。”来自阜阳的游客陈静说。这种“传统文化+现代体验”的模式,不仅让闲置乐园重获新生,更成为传播六安地方文化的新平台,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下一步,六安将持续放大红绿交融优势,深挖资源潜力,动态更新项目库,紧跟市场需求,强化招商力度,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更多特色文旅空间。深度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文创产品与体验项目,加强景区数字化产品建设,提升游客游览体验,奋力打造“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张丽)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