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国市主动顺应产业变革趋势,锚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大方向,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升级传统产业,夯实发展“基本盘”
依托耐磨铸件产业的深厚基础与产能优势,宁国市推动产业向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领域的精密零部件制造延伸。按照“补链强链、集聚发展、转型升级、服务生态”思路,重点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能级。
同时,坚持绿色发展导向,组织开展铸造企业环保提升专项行动,推动120家铸造企业完成环保改造,并建立“日常监管+动态回头看”长效机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巩固整治成果。截至目前,全市高端装备暨耐磨铸件领域规上企业达170家(其中亿元企业27家),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55.8亿元,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增长“新引擎”
聚焦汽车产业“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发展目标,宁国市以“集聚化、差异化、特色化”为原则,培育起一批核心竞争力突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群:天成电气、裕华电器进军新能源汽车“三电”领域;中鼎股份布局底盘轻量化、减震及电池冷却系统;桑尼泰克、得力汽车深耕轻量化压铸件研发,推动全市高性能密封件全国市场份额达30%,智能底盘系统国内占有率近10%。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先后成立合工大(宁国)汽车产业研究院、安徽工程大学(宁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针对汽车零部件材料关键技术瓶颈开展联合攻关。目前,全市已落地产学研合作项目56项,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2个、省级研发平台47个。今年上半年,全市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达128家,实现产值161.3亿元,同比增长7.5%,新兴产业增长势头强劲。
布局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将人型机器人产业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宁国市加速构建产业链生态:形成以阿莫斯流体、添米机器人为核心的专用机器人制造体系,以中鼎股份、聚隆减速器、昌坚工业为代表的关键配套企业矩阵。其中,中鼎股份投资10亿元布局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从谐波减速器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设备精度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研发团队突破关节总成技术,已与五洲新春、众擎机器人等企业达成合作,相关密封、橡胶及连杆产品同步开发,部分已完成定点配套。
在氢能源领域,中鼎股份围绕氢燃料电池密封材料、结构及检测平台开展攻关,取得系列技术成果,产品已在潍柴巴拉德、上海电气、广汽等企业试用,未来市场容量预计超20亿元,为县域经济长远发展积蓄势能。(汪蓉)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