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8月4日消息(记者鲍玉婵 通讯员吴京)你见过可以“跑”的充电桩吗?近日,记者在合肥市包河区烟墩街道滨湖欣园,只见新能源车主叶杰在一众油车当中停车入位后,径直走向几辆车车距外的一个“可以跑”的充电桩,轻轻一拉,就把充电桩拖到了自己的车旁,扫码、充电,一气呵成。
“我们小区固定充电桩只有三十多个,有时候还老是被燃油车占位。之前我想充电的时候还要去附近的商场找充电桩,真的很麻烦。”提到之前的充电困境,叶杰说。“现在好多了,有了这个可以‘跑’的充电桩,就不用再去找固定的充电桩了,价格也和固定充电桩一样,对我们这些新能源车主真的很友好。”叶杰说。
市民正在使用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央广网发 吴京摄)
在现场,记者看到,该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由移动滑轨、充电桩等部件组成,操作起来和传统充电桩一样,用户只需将连接在滑轨上的充电桩“滑”到自己车后,取下充电枪扫码充电即可,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据悉,作为回迁安置小区,滨湖欣园现有居民约16000人。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普及,原有的33个固定充电桩远远不能满足车主们的充电需求。同时,充电车位还存在被燃油车“霸占”的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欣园社区试点引入了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目前,在10栋、11栋、17栋周边车位安装了7个可移动式充电桩,覆盖了23个车位。试运行期间使用率达60%,缓解了部分车主的充电需求。
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央广网发 吴京摄)
“这种可移动式充电桩让‘桩’动了起来,从‘车找桩’变成‘桩找车’,有效提高了车位的利用率和充电便利性。充电费用也经济实惠,鉴于试点效果不错,社区计划下一步在小区内全面推广,以更好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新能源车充电需求。”滨湖欣园小区党支部书记、网格长王家云说。
今年四月,烟墩街道成立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专班,围绕辖区主次干道沿线、物业管理等重点区域,开展现场办公,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成效在一线体现。截至目前,通过开展“一线工作”巡查检查,现场收集到停车难充电难、裸露垃圾等群众意见50余条,解决问题100余处,现场解决问题率超70%。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