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安装的晾衣架上,居民们晾晒的衣物在阳光下随风轻摆,成为上派镇潭冲社区翰林水岸小区最温暖的风景线。居民张英阿姨抱着洗净的床单被套来到楼下的公共晾晒区,熟练地将衣物挂上。“以前只能在树上拉绳子,既不美观也不方便。现在有了固定晾衣架,晒被子难题彻底解决了!”她笑着对邻居说。这些看似简单的晾衣架,是潭冲社区推行精细化服务的最新成果,也是社区党组织、物业与居民共同解开的又一道民生题。
设置晾晒点,解决晾晒难题(上派镇供图)
微网格里的民生需求
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楼栋微信群和日常走访,收集到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便是“晾晒难”。尤其到了换季时节,不少住户为无处晾晒被褥而发愁。晾衣需求看似小事,却直接关系居民的幸福感。在17个楼栋微信群里,社区工作人员统一使用规范名称和头像,确保居民随时能找到“身边的服务者”。
从提议到落地的协作之路
面对晾晒难题,潭冲社区党总支迅速启动多方协作机制。一场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协商议事会在社区“潭”心说事党群服务中心召开。会议决定在小区公共区域科学设置晾晒点,既解决居民需求,又维护小区环境美观。物业公司积极响应,维修团队经过实地测量,选定光照充足、不影响通行的区域,精心设计安装方案。
小设施里的大服务
如今走进翰林水岸小区,一排排不锈钢材质的公共晾衣架整齐排列在阳光充足区域。这些晾衣架设计合理,高度适中,既方便居民使用,又与小区环境和谐相融。“安装位置经过反复论证。”物业项目经理介绍,“我们既要保证充足光照,又不能影响居民出行和小区景观。”晾衣架的日常维护也被纳入物业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根据社区建立的维修质量跟踪机制,网格员将定期检查晾衣架状况,确保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启动快速维修通道。
小小晾衣架,晾出的是衣物,温暖的是民心。基层治理的温度往往体现在一桩桩“小事”上。当物业服务把居民日常需求放在心头,把精细化管理落在实处,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衣架,便成为了连接千家万户的“连心桥”,更丈量着一个社区服务民生的深度与广度。(张曼莉)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