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泉县长官镇蕴华居委会以“有事找书记”为抓手,探索出“文明新风汇治、积分超市赋能、三字真经解题”的治理新范式,为乡村振兴厚植善治根基,使移风易俗焕发蓬勃生机。

善治有方:创新机制破陋习,文明新风润心田

乡风文明基金会“善涓汇治”。蕴华居委会于2023年成立乡风文明基金会,向个人、社会、帮扶单位等多方募集13.6万余元,用于奖励道德模范、资助困难群体、改善村容村貌等,资金来源及使用全程透明公示。同时依托基金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严控红白事规模与礼金标准,并补贴简办家庭,有效减轻了村民的人情负担,红白事支出同比减少30%。

传统佳节“涵养新风”。深化“我们的节日”品牌,村书记通过组织端午包粽子友谊赛、中秋饺子大赛增进邻里情;在重阳节创新举办“敬老幸福宴”,摆开传统大桌宴邀请全村120位60岁以上的长辈品佳肴、赏地方戏,同步将现场幸福瞬间发送给在外子女。温情举措触发游子乡愁,16名子女主动捐款捐物支持家乡,乡情纽带进一步凝聚治理合力。

移风微课堂“润心扎根”。定期开设“移风易俗微课堂”,邀请老党员、道德模范结合身边案例进行宣讲,带动乡风文明提档升级,覆盖群众400人次;同步对超标办宴家庭进行劝导教育,推动“节俭办宴、孝亲敬老”理念深入人心,年内新增节俭办宴示范户26户,村民主动退还超标礼金超50万元。

善治有礼:积分超市巧赋能,群众参与焕活力

美德“兑”出实惠。构建“行为量化—积分累积—物资兑换”治理链条,将孝老爱亲、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文明行为量化赋分。创新“积分存折”动态记录模式,由网格员与老党员组成评定组,确保积分真实可溯。设立实体“积分超市”,累计产生积分3.6万分,集中兑换米面油等物资70次,让400余户家庭尝到“做好事得实惠”的甜头。

环境“兑”出新颜。将积分制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村民主动认领“门前三包”,投身垃圾分类、公共区域清扫。同步推进的长官变电站、卫生院综合楼等基建项目,让“积分改变环境”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村民幸福感与参与热情双向攀升,生态宜居成为文明新风最亮底色。

治理“兑”出长效。在蕴华居委会“积分超市”的引导下,村民积极投身环境卫生整治、关爱邻里、敬老爱亲等正能量活动,邻里纠纷同比下降40%,文明家庭覆盖率跃升至60%。简单的“攒分换物”已悄然转化为“比学赶超”的文明自觉,为乡村治理工作注入内生动力。

善治有情:“三字真经”化干戈,党群同心筑和谐

“听”透诉求。蕴华居委会推深做实“有事找书记”工作机制,书记接待室保持全天开放,建立“情绪疏导—问题分类—限时办结”流程,记录民情日志196条,群众诉求办结率95%,确保“进门有答案、出门无怨气”。

“敢”啃硬骨。发挥书记“头雁效应”,直面“老大难”问题,通过“全覆盖排查、全要素联动、全过程协商、全周期跟踪”的“四全”机制,攻坚土地纠纷、债务矛盾等难题53起,回访好评率超96%。在化解一起积压十余年的宅基地纠纷时,村书记带领两委班子逐户走访取证,邀请法律工作者现场释法,最终促成6户村民达成置换协议,解开了群众多年“心结”。

“善”用乡情。巧用“家和万事兴”等俗谚疏导家庭矛盾,善借“六尺巷”等美谈调解邻里纠纷,以真情沟通、乡俗引导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36件,初步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群众诉求就地解决”。

临泉县长官镇蕴华居委会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连续两年零县级以上信访,成功获评市级“五星级”标准化规范化党组织。未来,将继续深耕善治沃土,让移风易俗的种子在乡土间扎根生长,奋力绘就“善治沃土蕴芳华,文明乡风润皖北”的振兴新画卷。(任蕾懿)

编辑:张琳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