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7月3日消息(记者赵家慧)眼下,山城绩溪粮食生产已进入“夏收、夏种、夏管”农忙时节,该县集中人力、机械,因地制宜、紧扣农时,粮食生产压茬推进,确保“三夏”工作高效、安全、有序推进,为全年粮食丰产和秋粮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夏收,全面结束。抢抓晴好天气,县业务部门联合县供销社、沃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迅速调配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全力抢收小麦和油菜。“夏收连着夏种,推广农机化服务,是提高‘三夏’生产进度的重要举措。”县种植业服务中心周岱珂主任深有感触。截至目前,全县油菜收获面积达4.82万亩,较上年增加0.9%;总产8192.29吨,较上年增幅为1.0%。小麦收获面积0.24万亩,产量0.0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夏种,高效推进。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细雨中,上庄镇旺川村却是一片繁忙景象。现代化农机轮番上阵,精准高效作业。大疆农用无人机待命精准施肥,大马力拖拉机配旋耕机高效平整水田。只见插秧机在田间穿梭,仅用20分钟,近2亩水田便披上整齐划一的“绿装”,株距均匀、深浅一致,高效精准的优势尽显。

“这台插秧机一小时能插4到6亩,顶得上20多个劳力!”黄山有农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立达在现场介绍道。现场,方立达结合十余年农机推广经验,重点讲解了标准化育秧对保障机插质量的核心作用。

“过去请人插秧,一亩田光人工费就得200多块,还难找人。现在用机器又快又好,成本降了一大截,听说还能通过合理密植提高产量5%-10%,真是省心又划算!”亲身参与演示的农机大户耿胜国坦言。

晚种一宿,秸矮二指;晚种一天,秸矮粒扁。今年以来,该县深入践行“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以“稳面增产、提质增效”为核心目标,抢抓睛好天气,高效推进农业夏种工作。

夏管,压实责任。种子落地,“管”字上马。“粮食增产的关键是提高单产。”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将强化技术服务指导,组织农业系统干部、农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到“三夏”第一线,示范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水稻机插秧技术等,帮助解决基层和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帮助他们科学种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编辑:张琳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