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7月2日消息(记者 周然)近日,安徽长丰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起因是刚刚过去的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地理卷直接将长丰写入其中,并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分析并解答题目。对此,长丰给予热情回应,欢迎广大高考生来长丰现场“解题”,暑假所有景区免费。
“长丰县位于合肥市北部,长期以农业为主。2001年,长丰县实施了工业立县先南后北,非均衡发展战略。2007年,长丰县岗集园区、双凤经济开发区初步行程以汽配、食品加工、建材等为主的产业集群。2024年,长丰县围绕‘一区六园’高质量培育产业集群……”这是出现在高考地理上的一段关于长丰的描述,并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作答。
长丰“上榜”高考试卷,引起了网友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不少网友表示想来长丰“探秘”。对此,长丰县文旅局回应表示,欢迎广大高考生来长丰现场“解题”,凭借高考准考证,暑假所有景区对考生免费。
其实,2025年是长丰建县60周年。建县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创造了摆脱“贫困”、进位“百强”、跨入“千亿”、迈向“共富”的亮眼成绩,正因此吸引广泛关注,赢得普遍赞誉。
为什么长丰会出现在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地理卷?合肥一中资深的地理正高级教师张红军对此进行了科普,他说分省命题的素材选择逻辑是公平性优先,兼顾代表性。
老师们在日常教学的时候,往往选择学生家乡的案例进行分析,既能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又能利用身边的地理事物掌握地理原理,提高学习效率。再通过掌握的地理原理去分析其它地区的地理现象,提升应用能力。因此一般分省命题时,多避开本省的素材,既防止区域差异导致的认知不公平,又防止教师分析过素材的案例,最大限度保证高考的公平。
但是,在不影响公平的基础上,分省命题试卷有可能选用本省素材,这类素材往往具有全国性代表意义,或者作为试题引子或背景,服务于全国性主题。这类素材,对所有学生认知都没有障碍,也是公平的。
从长丰这道材料题不难看出,长丰县的试题设置体现了高考命题的一些特点:
比如,长丰县“先南后北、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反映了县域经济梯度推进的普遍规律;
2007年至2024年的产业集群演变,契合我国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
智慧农业谷的案例,展现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符合新课标强调的“人地协调观”培养要求。
张红军认为,该试题以县域经济创新发展为情境,聚焦对考生地理综合思维与区位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引导考生关注新质生产力在县域层面的实践探索,彰显了高考“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与“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视频来源:长丰县委宣传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