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频道
>
江淮风采
宣城市宣州区:矿坑里飘出咖啡香
“矿坑咖啡馆”位于宣州区水东镇交通社区芦柴冲组,据交通社区村干部姚兴文介绍:“这里2008年之前是一个采石场,2008年资源整合之后,处于闲置状态,形成了一个积水潭。”
2025-11-19 11:12
黄山:山下“秋装”山上“冬装”
11月17日,受冷空气影响,安徽黄山风景区山下和山上出现两种景观。山下出现层林尽染的“秋装”,山上迎来今冬首场雾凇景观,换上“冬装”。
2025-11-18 08:38
家门口就业助增收
近年来,宿州市积极拓宽城乡就业渠道,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乡镇村落设立“乡村微工厂”“就业车间”等方式,帮助广大居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2025-11-17 09:45
江南集中区:创新驱动,产业聚变
从新材料到智能装备,从商业航天到产学研协同创新,江南集中区正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助力企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幅现代化产业发展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2025-11-19 17:57
层林渐染
11月15日,随着气温下降,庐江县柯坦镇千年大汉塘里的数千株池杉树树叶已经转黄变红,在初冬暖阳的映照下,勾勒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生态画卷。
2025-11-19 17:55
阜阳:奋力做到在推进皖北地区全面振兴中走在前作示范
会议要求,要“一线+闭环”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来阜阳调研讲话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决胜四季度、打赢收官战,确保“十五五”良好开局。
2025-11-19 17:53
宿松:三公里就业圈 “圈”出民生幸福感
近年来,宿松县锚定“就业不出圈、幸福在家门”目标,创新“政府搭台、数字赋能、政企联动”服务模式,将就业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末梢,通过“三公里”就业圈平台搭建起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供需桥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心仪工作,切实以就业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
2025-11-19 17:11
安徽宁国:文化特派员制度激活基层文化新生态
今年以来,宁国市委宣传部锚定基层文化建设痛点,对标浙江湖州“政府引导+专业赋能+广泛参与”的先进模式,首选4个特色乡村创新推行文化特派员工作制度,以精准化谋划、项目化实施、节点化推进的闭环机制,打通优质文化资源下沉“最后一公里”,让乡村文化从“输血”式供给转向“造血”式生长。
2025-11-19 11:15
安徽砀山:“三大经营主体”成体系 构建酥梨产业新格局
近年来,安徽省砀山县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三大主体”,持续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在提升酥梨品质、拓展市场空间、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砀山酥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5-11-19 11:13
五河县头铺镇:传统豆制品加工小作坊 “链”动特色产业发展
冬日清晨,沿着铺满银杏落叶的乡村大道走进五河县头铺镇八岔村,一股浓郁的豆香扑面而来。这香味源自村民王师傅的家,也是他经营了三十多年的豆制品加工作坊。院子里,大缸、水桶里浸泡着饱满的黄豆;灶台上,大口铁锅中正用文火慢熬着新磨的豆浆,蒸汽氤氲——这正是制作千张、豆腐等豆制品的前期场景。
2025-11-19 11:10
声音
习声回响
一习话
声动中国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