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4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系列发布会首场活动,结合省近期出台的《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5版)》,发布市场化营商环境建设相关措施。

今年,我省将强化市场基础制度创新,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长效机制,完善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准入。深化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优化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自然人无违法违规信息核查“一件事”办事流程和系统功能。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入驻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力争全年服务覆盖范围扩大30%,创新产品增加30个、融资规模增长30%。

围绕基础设施保障,我省将研究制定《安徽省线性基础设施交叉穿越协同机制》,协调解决交通、水利、油气管网、电力电网等线性基础设施交叉穿越存在的问题。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加强跨区域合作共建,支持合肥、芜湖等有条件的市谋划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针对公共资源交易,加快“智慧交易大模型”投标文件雷达监测在全省全面推广实战应用,健全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我省将深化科技协同创新,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沪苏浙和中部地区共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合设立科研基金,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强重点、新兴产业及业态人才供需分析,推进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招引和集聚;用足用好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深入实施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及升级改造,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继续实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倍增工程,力争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600万千瓦,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我省计划制定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办法,推进公平竞争审查数智化赋能,进一步提高审查质效;开展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推动解决限制企业自主迁移、阻碍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妨碍企业异地经营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平台经济、自然垄断、医药、殡葬、行业协会等重点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整治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专项行动等。

据悉,去年,安徽经营主体总量达831.55万户、同比增长3.73%。这得益于我省紧紧围绕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竞争有序的一流市场环境。去年,我省对6563份政策措施进行增量审查、对17476份政策措施进行存量清理,有效防止和纠正了行政权力的滥用;全省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6.86万件,同比增长28.1%、超全国平均增幅10个百分点。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29.37亿元,居全国第4位。(记者 彭园园)

编辑:刘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