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吸烟、不饮酒,体型纤细,无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这些脑血管致病的危险因素,37岁的梁瑶(化名)近日却被诊断出脑梗死。经多学科会诊、缜密查因,最终抓住了导致其病因的祸首——肺动静脉瘘。

长沙市雨花区的这名患者,平时生活作息规律,既往体健。4月下旬,她突发眩晕,伴恶心呕吐、步态不稳,休息后无改善,于是前往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就诊。在急诊科完善头部CT检查后未见明显异常,予以止晕、止呕、补液等治疗,随后症状也无改善,当晚转至神经内科一区住院治疗。

神经内科接诊的刘艳医师仔细询问了患者病史,发现患者年轻且生活作息规律,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似乎不存在。但完善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后,提示左侧小脑多发急性脑梗死。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贺国华迅速组织病例讨论,分析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案。

“患者既然无致病的危险因素,却突发急性脑梗死,需重点排查有无栓塞、动脉夹层、血管炎等病因。”贺国华表示。科室当即为患者完善了全脑血管造影、心电图、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测定、下肢静脉彩超等一系列相关检查,最终发现患者心脏发泡实验结果为阳性,但微栓子来源还未明确。

在经食道心脏超声下,检查提示患者心外右向左分流。进行肺动脉CTA检查,提示右下肺前、外基底段动静脉瘘畸形改变。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找到了真凶“肺动静脉瘘”。

贺国华介绍,肺动静脉瘘是一种先天性异常的血管结构,指肺动脉绕过毛细血管直接与肺静脉相通,形成瘘道或瘤样突起,使得肺动脉血液未经毛细血管滤过直接进入肺静脉,提供右向左的异常通道,从而产生栓子。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当有大量右向左分流时,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杵状指、红细胞增多等症状。其次,肺动静脉瘘对于神经系统来说,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偏头痛、脑脓肿、癫痫等。上述患者,可能就是因肺动静脉瘘造成缺血性卒中。

肺动静脉瘘在治疗上有两种方法,即介入手术、外科手术切除。上述患者通过及时精准的救治,脑梗死的症状得到控制,随后转入外周血管介入科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此类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经科室团队仔细讨论,定下最优方案,为患者顺利实施了肺动静脉瘘封堵术,手术全程4小时,术后患者平稳回到病房。复查肺动静脉瘘已消失,经后续对症治疗和护理,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脑血管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均高,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且发病率上升显著,特别是缺血性卒中。”贺国华表示,年轻人面对高压的工作生活环境,要保持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减少中风风险。特别是既往有过中风病史的患者,再次中风的风险比普通人更高,建议有中风病史的患者要规律服药,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戒掉吸烟等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定期随诊。若突然出现头晕头痛、步态不稳、肢体麻木乏力、吐词不清等症状,要警惕中风的发生,立即前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抢救。(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刘艳 汤雪)

编辑:祖里亚尔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