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资本眼记者 岳玥 实习生 张紫薇 北京报道 2022年以来,监管对于中介机构的处罚力度肉眼可见地在加大,平均每天超过一张“罚单”。

截至7月5日,今年以来,包括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在内的141家中介机构收到了199张罚单。

“今年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全面注册制,对于中介机构的严监管正是其中的应有之义。”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如是表示。

监管罚单密集出炉

近段时间,接连有中介机构被罚。

7月1日,因江海证券在担任欧比特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财务顾问时涉嫌未勤勉尽责,所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江海证券立案。同日,华龙证券因“飞单”等违规行为收到四川证监局的三张罚单。

再稍早前的6月29日,交易商协会公告,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因财报审计未勤勉尽责被自律处分;6月24日,因12年前的乐视网造假上市项目,深圳证监局对保荐机构平安证券采取暂停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的监管措施;6月16日,江苏证监局对国海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江苏证监局发现该公司存在对发行人募集资金使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实际上,进入2022年,这种高密度的处罚出台并不特别令人吃惊,甚至已经成为常态。

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5日,共有包括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141家中介机构收到199张罚单。其中,58家证券公司收到86张罚单,23家律师事务所收到30张罚单,39家会计师事务所收到59张罚单,此外,还有7家资产评级机构、8家资产评估机构等也收到监管罚单。

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不断升级。除了全面注册制落地在即,“近期金融领域反腐不断深入也是关键因素。”业内人士如是说。

近年来,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监管大局,证监会始终坚持“一案双查”,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证券欺诈、造假背后的中介机构不勤勉尽责等违法行为。

2021年,证监会依法立案调查中介机构违法案件39起,较前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将2起案件线索移送或通报公安机关。2021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中,就包括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海通证券未勤勉尽责3起案例。

压实责任需各方合力

1月17日,证监会召开2022年系统工作会议,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指出,注册制试点达到预期目标,全面实行注册制的条件已逐步具备。

证监会2022年系统工作会议强调,进一步完善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安排,突出主板改革这个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发行监管转型,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增强各方合力,推动形成有利于全面实行注册制的良好市场生态,确保改革平稳落地。

5月27日,证监会发布《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工作底稿指引》,旨在持续完善制度规则体系,督促保荐机构不断提高执业质量,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5月31日,证监会联合司法部、财政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注册制下中介机构廉洁从业监管的意见》,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廉洁自律;证监会还在系统内印发了《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现场检查工作指引》,督促证券公司高度重视投行内控制度建设及运行效果。

交易所层面,上交所落实注册制“三原则”,压严发行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压实中介机构核查把关责任,严格把好入口关。为引导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在细化其职责要求基础上,加大惩戒力度。

“在企业上市、融资等事件中,中介机构都是一个重要环节,以往监管更加强调针对上市公司本身,而现在对中介机构强化监管,就能够构筑更加全面系统的监管体系。”叶小杰表示,这传递了监管理念和监管思路的变化,从而对市场各方形成震慑,助力整体监管目标的实现。

“当前对于中介机构的监管特征明显体现在建制度、不干涉、零容忍三个核心点上。”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如是总结道。

叶小杰表示,在注册制下,相当于把原来实质审核的权限下放给了中介机构,由此中介机构的“看门人”作用更加重要。因此,通过严加监管以更好地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就成为一个重要途径。

“中介机构需要保持敬畏心,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执业。”叶小杰认为,中介机构是非常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资本市场赖以顺利运行的重要机制,尤其需要保持敬畏心。此外,纵观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有一些可能是自身没有意识到问题,而非“明知故犯”,“中介机构有必要强化自身合规、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建设,适应新要求。”叶小杰如是表示。

监管固然是一方面,中介机构自身更要不断改善和提升。陈雳认为,中介机构有两个要重点强调的提升点,一个是专业的执业能力,包括中介机构投资、研究水平,另一个是从业的执业道德水平,这两个是根本。

编辑:李慧敏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