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较多。其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纤维索条或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

腰肌劳损病因

1.急性腰扭伤后及长期反复的腰肌劳损。

2.治疗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当。

3.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负荷,如长时期坐位、久站或从弯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腰肌劳损。

4.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条件也有一定关系,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的症状一些特点:

1.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时轻时重,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并可产生畸形。

2、肌肉痉挛常表现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

3.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

腰肌劳损检查

1.X线检查

多无异常,少数或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2.年老或骨质疏松患者检查

可选择ECT检查、骨密度检查。有观点认为骨质疏松也可致慢性腰痛。

腰肌劳损的诊断

1.根据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

2.结合长期慢性腰痛病史和查体,诊断难度不大,应注意与腰椎退行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等疾病相鉴别。

腰肌劳损的预防

1.防止潮湿,寒冷受凉

不要随意睡在潮湿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体。

2.急性腰扭伤

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3.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

要做好准备活动。

4.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

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在僵坐一小时后要换一个姿势。同时,可以使用腰部有突起的靠垫为腰部缓解压力,有助于避免出现腰肌劳损。背重物时,胸腰稍向前弯,髋膝稍屈,迈步要稳,步子不要大。

5.防止过劳

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伤而出现腰痛,因此,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注意有劳有逸。

6.使用硬板软垫床

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一张10厘米厚的软垫。

腰肌劳损的治疗

一般可以用按摩、理疗、针灸。但疗效较慢。

员利针治疗,可通过疏通经络、松络筋、散痹结、通络散寒、平衡机体、调节左右阴阳,从而达到快速消除腰肌劳损性腰痛,使其康复。(何良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康复理疗科 主任医师,授权本网发布)

编辑:姜秀平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