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安于贫困成扶贫路上最难啃的“硬骨头”

2018-03-31 12:1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然而,在一些连片深度贫困区,仍然存在不少或“安”于贫困,或依赖他人,或垂头丧气的贫困户。新华每日电讯认为,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挖掘深度贫困现象背后的共同点,才能通过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措施,确保国家扶贫政策的“好钢用到刀刃上”。

  中国乡村之声记者季盈盈:

  扶贫路上最怕什么?怕的不是贫困程度之深,也不是帮扶路子之难,而是被帮扶的对象,村民本身不愿意改变。

  有人“安”于贫困。广西一个深山坳里有30户村民,几乎都是贫困户。即便通了路,这个偏远的寨子也无法发展产业,最有效的脱贫方式就是搬迁。但一年多过去了,不论驻村干部做什么工作,仍有几户农户不愿搬迁。因为习惯了山里生活,因为更依赖低保。

  有人全凭“等靠要”。一名扶贫干部说,有一天,他给对口帮扶的贫困户送大米,这名贫困户一边打麻将一边说:“我家那么多人,就一袋大米哪够吃?”甚至曾有贫困户对扶贫干部说:“你们不帮我做,我就不做,我脱不了贫,你们就交不了差。”这一现象在农村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有的贫困户陷入“因穷而要,因要而懒,因懒而穷”的恶性循环,扭曲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效果。

  当然,也有人曾尝试改变但是屡屡“碰壁”,最终丧失信心。在扶贫工作中,有一类人是曾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也曾努力,但受限于眼界、能力等,无力应对市场经济的风险,徒劳无功,进而灰心丧气,失去斗志。

  或安于贫困,或依赖他人,或垂头丧气,这些都是扶贫路上最“难啃”的硬骨头,也都是当前脱贫攻坚最真实的现状。

  相对于物质贫穷来说,贫困户精神贫穷更可怕;相对于更容易“立竿见影”的物质扶贫来说,扶志这个硬骨头最是“难啃”。值得推广的是四川巴中市探索的“乡村道德银行”机制。让道德有价、德者有得,把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改变直接给群众送钱送物的方式,把无形道德资本变成有形的资本。这种高扬良善的做法减少了部分贫困户视好吃懒做为正常,群众争当贫困户等现象。

  从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正向激励比单纯“给予”效果更好。四川乐山一项名为“劳动收入奖励计划”的反贫困实验显示,对低收入家庭的劳动所得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以奖代补,可有效鼓励贫困户通过劳动来增加收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贫困户看到身边人是怎样做事、怎样脱贫的,这些看得见、够得着的榜样,才能具象化贫困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产业扶贫,“药方”仍然在扶贫干部身上。一些贫困户身体素质差、文化技术水平低、信息来源较少,在市场经济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被商人压价,所得不多,被严重挫伤劳动积极性。长此以往,他们对自己的付出能否得到回报没有信心,对“勤劳致富”的朴实理念产生质疑。一名有经验的扶贫干部说:扶贫工作一次失手,可能就很难翻身。农民很实在,项目能赚钱,他们就会上心学,不赚钱,光靠嘴说是没用的。所以,产业发展中干部必须胆大心细,科学谋划。

[责任编辑:王肖军 孔明]

编辑: 王肖军

安于贫困成扶贫路上最难啃的“硬骨头”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然而,在一些连片深度贫困区,仍然存在不少或“安”于贫困,或依赖他人,或垂头丧气的贫困户。新华每日电讯认为,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挖掘深度贫困现象背后的共同点,才能通过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措施,确保国家扶贫政策的“好钢用到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