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冷水滩区坚持“五个着力”促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

2017-09-30 17:55:00来源:冷水滩区农委

  今年来,冷水滩区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体思路,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平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以特色打造新优势,以融合培育新业态,以品牌拓展新市场,以创新激发新活力,以生态打造新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为全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1、“建”基地,着力调结构。立足冷水滩实际和产业基础,及时调整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一是“布”基地。建立以岭口水库灌区、双牌水库灌区和湘江沿岸堤灌区为主50万亩优质稻产业带,以马坪、仁湾、珊瑚等近郊乡镇为主100万头的生态养殖基地。以岚角山、伊塘、竹山桥三镇为核心的10万亩柑桔优势产业带和322国道沿线黑美人西瓜、零陵大道沿线高档黄心西瓜、冷普公路沿线无籽西瓜的10万亩西瓜产业带。以湘江两岸沿线为核心的10万亩蔬菜产业带,形成一带多点、多点连面的主导特色产业格局。二是“建”基地。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使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容扩面,提升农产品品质。建立优质蔬菜、水稻、西瓜、白茶、柑桔等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今年,全区共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核心示范面积达38350亩,标准入户率达到100%。三是“强”基地。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鼓励龙头企业通过“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户”、“中介带农户”等形式建立加工原料基地40万亩,带动更多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领域,做大做强粮食、柑桔、生猪、果蔬等加工业,不断拓展精深加工领域。

  2、“促”融合,着力育亮点。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条,培育新经济新亮点。一是产业园区示范融合。将农业产业与功能充分结合起来,突出主导产业发展,大力打造融合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重点抓好农产品加工、优质稻种植、蔬菜种植、水产养殖、苗木花卉和农业科技创新等6大类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二是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将处于农业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条,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连接起来,实现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农业观光休闲融合。深度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将农业生产与乡村民居村落、农耕乡土文化、乡村度假酒店、养生休闲山庄等紧密结合,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四是“互联网+”形态融合。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促使一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来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目前,全区建成生态旅游景点10处,农家乐经营户42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8家、三星级30家,年接待游客10.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2961万元。建设农村淘宝网店40家,发展电子商务企业30家。

  3、“重”创新,着力增活力。坚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在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一是推进规模经营。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基础上,以创新土地流转为核心,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为创新手段的“四位一体”农业经营新体系,提升全区规模化经营水平。今年,全区流转土地总面积为28.2万亩,占集体所有农村土地总面积的21%。全区承包30亩以上耕地种粮大户已达2632户,培育农民合作社216个、家庭农场138家,经营方式逐步由家庭分散经营向规模集约经营转变。二是突出示范引领。坚持改革创新,按照城乡统筹发展、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园区建设步伐,打好园区升级战役。使园区成为集农业科技成果引进与转化应用、现代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业等新型产业孵化、现代农业高技术集成示范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带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园区升级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玖捌种养专业合作社特色蔬菜产业园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做好申报材料准备,名单已报省农委计划处。三是推进社会化服务。加强支农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农业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病虫害及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农机服务、信息化管理服务、农技推广服务等六大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服务网络,鼓励各地成立专业的农机服务队、抗旱服务队、植保服务队等,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有偿服务。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资经营、工厂育苗、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

  4、“严”监管,着力塑品牌。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着力推进质量追溯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推进网格化监管模式,形成了区、乡镇、村三级监管网络。一是完善标准体系。建立以农业生产技术、农业工程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病虫害防控、农村能源、产品规格为重点的生产标准。加快农艺、农机、信息等技术的集成组装,形成和推广一批标准化的增产技术模式。目前,全区编制并通过了优质稻、柑橘、西瓜、油茶、茶叶、蔬菜、生猪、肉羊养殖等主导特色产业的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8个。二是构建监管网络。构建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工商、质监、环保等部门配合,生产基地、加工、流通等组织单位参与,受托检测和自我检测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网络体系,实现由田间到市场全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规模化养殖、水产健康养殖等创建活动。三是狠抓品牌建设。突出本地特色,在产品创新升级上下工夫,努力开发名、特、优、新、稀产品,推进农产品向绿色、有机方向发展,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及商标认定认证,打造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区共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8万亩,完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29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5个,绿色农产品认证2个,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个,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22个。

  5、“保”生态,着力可持续。加强现有生态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大农业污染源治理,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绿色农业,壮大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农业新型业态,促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开展农业清洁生产。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和节能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通过完善工程配套,采取管灌、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与灌溉制度,调整作物结构,选育优良品种,扩大地膜栽培等综合技术,节约水资源。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减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采取生物、物理方法等进行绿色综合防治,减少农药施有量,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今年,全区创办水稻、柑桔等千亩绿色防控示范点6个,创办柑橘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点1个;实施绿色防控农作物面积3.35万亩。累计应用秸秆腐熟还田面积128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27.68万亩,建立核心示范面积10万亩。二是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广秸秆资源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以种养业循环发展减少或替代污染治理,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栏,形成猪粪入池、沼气利用、沼渣肥稻的循环经济链条。示范推广“秸秆—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有机肥—果园(菜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三是开展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深入实施“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美丽乡村创建和农村清洁工程,推动新农村建设由点向片、面拓展,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改善。大力实施以农村垃圾治理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治理”大会战,投入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资金4000万元,采取“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建立健全户用垃圾桶、组垃圾房(池、箱)、村保洁员、垃圾中转站、乡镇转运车为主要内容的垃圾集中处理体系。目前,全区共聘请了1200名村级保洁员。每个乡镇配置1-2台垃圾转运车。投放垃圾箱500余个,发放户用垃圾分类桶10万余个,入户率达到78%。已建成水平压缩式垃圾站2个,9个垂直式垃圾中转站全面开工。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冷水滩区;测土配方施肥;稳粮增收;农业污染源

冷水滩区坚持“五个着力”促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

目前,全区编制并通过了优质稻、柑橘、西瓜、油茶、茶叶、蔬菜、生猪、肉羊养殖等主导特色产业的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8个。示范推广“秸秆—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有机肥—果园(菜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