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上海干部对口帮扶习水 精准对接拔穷根

2017-09-24 13:03:00来源:人民日报

  “援黔为什么?在黔干什么?离黔留什么?”一年前,第二批上海援黔干部习水小组带着这样的思考来到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

  一年来,习水小组结合实际开出了“习水所需”和“上海所能”两张清单,供需精准对接,一桩桩民生实事温暖人心,一项项增收产业快速发展,一幅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整合资金惠民生

  “现在好了,土河、大山两个村2000多人总算能就近就医了。”桑木镇副镇长何立长长松了口气。一年前,土河村卫生室斑驳的墙体、黑漆漆的检查室,深深刺痛了刚到习水的援黔干部。

  “土河村新建卫生室的需求刚好我们能够满足。”刚到习水上任,县委副书记、上海援黔工作组习水小组组长宋聚宗当即着手,筹划新建土河卫生室。

  “竭尽所能改善民生所需”,一年来,习水小组将社会帮扶资金整合,嵌入财政帮扶项目投向的乡镇,将项目聚焦贫困村。

  宋聚宗挂帮桑木镇桐棬村后,整合资金约200万元,新建村民文化广场及配套设施,解决群众用水和道路出行,帮助村集体发展菜籽油加工、冷水鱼养殖。

  桐棬村中心组的贫困户赵明亮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去年12月,公路修到了家门口,“路通了,太方便了。”赵明亮喂起了9头牛、养起了20头猪,饲料可直接运到家门口。

  每天晚上一有时间,赵明亮就会去广场转转,和乡亲们聊聊现在渐渐好起来的生活。这样的幸福畅谈还弥漫在土城镇统一村的敬老院里,弥漫在隆兴镇淋滩村村卫生室旁……

  产业扶贫新模式

  产业扶贫是对口帮扶中“习水所需”与“上海所能”的最大公约数。一年来,通过走访、调研,习水小组提出,坚持壮大集体经济,做好利益联结机制,注重平衡贫困户与非贫困利益原则;坚持以销定产原则;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原则。以此三个原则为指导,不断探索新的产业扶贫模式。

  在良村园区,黔北麻羊中央厨房的工地上一片繁忙。为做强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习水麻羊,上海普陀区先后投入帮扶资金约30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嘉荣牧业公司打造“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的产业链,带动更多贫困户“赶着羊儿奔小康”。

  2017年,普陀区投入100万元帮扶隆兴镇兴光村扩大精品水果基地,另外拿出100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滚动发展资金,群众用土地入股,贫困户享有“保底分红+效益分红”,非贫困户享受效益分红。

  探索永无止境。三岔河乡柿角元村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养殖+农家乐”的循环经济模式……一年来,让全县3007户1.27万余贫困群众受益。

  教育培训助“造血”

  “留什么能让习水独立行走?”习水扶贫小组将重点放在教育培训上。

  去年11月,习水60名卫计干部赴上海参加服务管理培训。“收获太大了。”习水县卫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卫东对未来习水卫生计生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充满希望。

  一年来,上海市普陀区疾控中心与习水县疾控中心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帮助其培养人才;习水县金融办组织金融系统12名干部赴上海证券挂职锻炼……短期培训效果立竿见影,而从娃娃抓起的教育扶贫,更能从根本上实现“习水所需”到“习水所能”的蜕变。

  这样的帮扶身影在习水随处可见,习水县中等职业学校与上海食品科技学校开展教育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推荐就业;上海佰思德劳务公司与习水县职校签订合作协议,推动劳务输出;上海市儿童基金会捐赠价值62万元的童装给贫困学生……一项项捐助都被详细记载,一份份温情都被深深铭记。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对口帮扶;上海食品;干部;贫困户;习水县

上海干部对口帮扶习水 精准对接拔穷根

一年来,习水小组结合实际开出了“习水所需”和“上海所能”两张清单,供需精准对接,一桩桩民生实事温暖人心,一项项增收产业快速发展,一幅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竭尽所能改善民生所需”,一年来,习水小组将社会帮扶资金整合,嵌入财政帮扶项目投向的乡镇,将项目聚焦贫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