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安徽灵璧:“扶贫大棚”种出抢手货

2017-04-08 11:07:00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大棚建设标准高,基础设施好。如果是自建10亩大棚,少说也得投资10万元。俺们无偿使用,真是无本生利。”安徽省灵璧县渔沟镇郑楼村村民司杰率先承包了10亩大棚,春种西瓜、秋种白菜,每年净挣6万元。近年来,安徽省委宣传部帮扶该村发展特色产业,与地方政府联手投资近1000万元,建设1002亩钢构大棚,无偿提供给贫困户使用。这些大棚被贫困户称为“扶贫大棚”。

  记者在现场看到,贫困户们正在合力搭建保温小拱棚,为即将栽植的早春西瓜提供保障。村里合作社的“土专家”们也走进大棚,手把手对他们进行指导。司杰说,村里有劳动能力、致富愿望的贫困户,都愿意承包大棚,在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悉心服务下,通常一年就能打“翻身仗”,两年走上致富路。“扶贫大棚”还上了农业保险,每亩棚可获1万多元的保额,这也给贫困户们吃了“定心丸”。

  因为文化技术和身体条件等原因,多数贫困户没有能力承包“扶贫大棚”。不过,他们可以到大棚里做些打杈、掐瓜、采摘的零活,获得一笔稳定收入。村民卓必言因病丧失劳动能力,他的妻子在“扶贫大棚”务工,每天可领60元工钱,同时还利用政府扶贫资金在家养羊,实现了自食其力。

  郑楼村里还有几位残疾贫困户很有市场意识,主动当起“扶贫大棚”的经纪人,通过批发瓜菜赚钱。贫困户郑强患有小儿麻痹症,他利用扶贫资金在301省道边开了一间小店,从“扶贫大棚”里批发水果卖给过往司机和旅客,再加上卖水卖烟,一天能挣个百元左右。腿部有残疾的卓邦宇和卓邦尚从大棚里批发瓜菜,拉到镇上集市销售,一次能挣好几十元。

  村里新修了水泥路,一些外地客商可以直接到地头收购蔬菜。“多亏省委宣传部协调资金,给村里修了10公里的水泥路,彻底改变了俺们村交通闭塞的状况。这两年,‘扶贫大棚’成了远近闻名的品牌,棚里的农产品不预订都买不到。”司杰说。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扶贫资金;安徽省委;小拱棚;扶贫大棚;贫困户